瑞·蒙克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哲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数学哲学、分析哲学的历史,并长期致力于哲学家传记写作。
瑞·蒙克(Ray Monk),1991年蒙克因《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获得达夫·库珀奖。其他传记作品有《罗素传》、《奥本海默传》等。
作品简介《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传记。与其他相关传记不同的是,《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较多的设计到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个性方面,因而不只是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者,普通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丰富、深入的阅读体验。媒体推荐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丰富、深入、好读,公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最佳传记,在我看,实是思想家传记中少见的佳作,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深刻的灵魂生活,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哲学思想。译者王宇光中英文俱佳,不辜负原著。——陈嘉映蒙克的这本传记运笔深透,对普通读者也丰盛可口……一个美妙生命的一幅美妙肖像。——《卫报》
他人感悟重读瑞.蒙克“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随着时间推移,维特根斯坦在思想上走向返璞归真,罗素继续朝向文明入世拯救者角色。—— 到底谁更是高人?也许见仁见智。我个人投维神一票:维特根斯坦是真正厘清世界与个人本质的思想大家。相比较而言,罗素有些俗了。
与罗素分歧的开始是源于维特根斯坦的宗教信仰与神秘主义色彩是无神论的罗素不能容忍的。—— 但其实维特根斯坦并非形式上的教徒,他只是经过一战洗礼后突然觉得人没信仰是无法生存的。而且,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尽管他并不相信天主教大多教义。
关于维特根斯坦在奥地利穷乡村做小学老师时给几个优秀学生开课后小灶遭到学生本人与对方父母拒绝的情形,让我想起前几天看见有人说的,
—— 贫困地区的学生常常是自己或家里不想上学的多,即便外来者去扫盲,或在当地投资教育事业。因穷乡僻壤的人或家庭有生存压力。同时,维特根斯坦的聪明乡村学生也因为自尊而不愿继续进入维也纳完成进一步教育,有个学生觉得那对他是种恩施并感到羞辱,让他时时有感恩戴德的压力,故而情愿放弃维特根斯坦的青睐与无私帮助。
对天才来说,何时何地写作,怎么写和写什么,都不会影响其作品质量的光芒。何况维特根斯坦的作品涉及思辨性哲思为主。因此维神不理解并嘲笑那些非要知道他年龄的读者行为。
维特根斯坦把修身与内省放在第一位,和圣人的智慧相当接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比较罗素,维特根斯坦更是真正严肃的学者,虽然罗素思想开放。罗素后期已经放弃了学术再创作,满足于做社会演说家和畅销书作者。此外,维特根斯坦认为罗素的“数学原理“错误百出,应该重起炉灶,而非“再版“了事。
20世纪上叶的剑桥群雄辈出,不仅出了维特根斯坦、罗素、凯恩斯等大师,拉姆塞当时还只是个本科生,却已经能慧眼欣赏部分维特根斯坦的著作“逻辑哲学论“,并得到罗素青睐,协助罗素再版并评论罗素与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 从拉姆塞给维特根斯坦的书信及其评论罗素、怀特海的著作来推测,拉姆塞的智商和观点比罗素更接近维特根斯坦一些。
至于维特根斯坦与凯恩斯的关系,有些耐人寻味。整体而言,凯恩斯可能在维特根斯坦面前还是羞涩,故而虽然背后极力撮合W从奥地利乡村教书重返剑桥学术,并资助W路费(因维特根斯坦彻底放弃了个人遗产继承,宁愿清苦受穷)。所以K没写信给维特根斯坦(W)。这也显示出大神凯恩斯的与众不同:一一凯恩斯很可能觉得自己吃不消和维特根斯坦讨论后者的烧脑哲学著....想一想,假如经济学天才凯恩斯也让自己象罗素那样给维特根斯坦骂一句蠢笨的话!哈哈,凯神到底也是另一个天才人物:他不给维特根斯坦这种“羞辱“机会!
维神很深刻,他反对任何科学崇拜。现代社会实际上从宗教崇拜进入了科学崇拜。科学万能论正无可避免地衰败人文发展,以及人们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敏感性。犹如卡尔,斯密特的政治神学阐述的:现代社会所有的规范和理论,都是神学的世俗化- ...
人们往往对百分百忠贞的爱情不加珍惜,因为来得太容易。尤其维特根斯坦这种弟子众多的天才,选择太多,却也并不一定能获得完美的情爱归宿。性格即命运?
维特根斯坦终身都在真正的性爱与精神恋爱兼同性友谊之间游移和撕裂。- -一他最需 要的是超越普通友谊的特殊亲密感。这不容易,大抵具有这种素质的必然会疯狂地爱他,如斯金纳,但维特根斯坦却不特别喜欢过于彼此奉献的情爱。而不够亲密的友情,则不太容易得到维特根斯坦的过分专注。假如维特根斯坦不做教授,没有大批弟子崇拜者给予他温馨,估计他会早逝或自杀,如他的三个哥哥?
“一切东西都是其所是,而不是别的。”乃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题句。
看到维特根斯坦最后在他喜欢的几个好友陪伴下辞世,很欣慰。W的遗言: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很好的一生。
想法个人感觉哲学艺术很大程度总会是偏执的,每一个天才都是一个偏执狂,完美主义者。就比如说,梵高之流。
他们左手是天才,右手是疯子。一个放弃所有财富的奥地利犹太首富富二代,一个具有自杀倾向家族遗传史的同性恋剑桥教授,在长期高度精神分裂症状态下走完了他有差异性的孤独一生。危机的根源是他自己,仿佛他的一生是一场与他自己本性进行的战斗。
阅读这本自传,我感觉到的正是加在每一个只具备一半天份的人身上的诅咒,就像有人在黑暗的走廊里用灯火领着你,就在你走到一半时,灯火灭了,只剩下你自己。或者你正走在悬崖边上,我看见在悬崖底下躺着好多死了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而他正站在下面。
用卡尔·克劳斯常被引用的话说,世纪末维也纳是“研究世界毁灭的试验场”——它是犹太复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共同出生地,是弗洛伊德建立心理分析的地方,是克里姆特、谢勒和柯柯什卡开创艺术领域中“青春风格”运动的地方,是勋伯格建立无调性音乐的地方,是阿道夫·鲁斯引入十足功能性、无装饰的建筑风格(现代建筑物的标志)的地方。在人类思想和行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新正于旧之中浮现,20世纪正于19世纪中浮现。
长远来看,维特根斯坦可能已经清楚,唯一值得过的生活是实现自己负有的更大责任的生活: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天才的责任。若一人赢得整个世界却失去自己的灵魂,于他又有何益。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完美主义、偏执、敏感、神经质的男人,逃离了家族的责任,选择了自己作为一个“天才”的责任,却也不断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而怀疑和否定的过程就变成了他的哲学,神经质的脾气又不允许他人批评,简直就是大大的一个“自我”,但人不就应该活出这样的一个“自我”吗?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的不断重复,每当有点“起色”,就开始自我放逐,觉得自己“江郎才尽”或“不配拥有资产阶级的生活,要用劳动创造价值”。感觉他直到过世,都活在这种“偏执的真实”中,没有感觉到他的快乐,而是感觉到了他的内心矛盾和没有出口。所谓的“体力劳动”也并不是他真正的出口,只是能够缓解他内心冲突的工具,因为过度的耗散精力和相对机械的工作,可以让他被动停止思考,不用面对矛盾的内心。
但他又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一个任性的孩子跌跌撞撞跑过了每一个他想起的地方,即使别人看来走了很多弯路,平坦大道时却不乘胜追击,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意而随时转变生活的方向。其实无论怎样,都会度过一生,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人生奴役,这是维特根斯坦带给我最大的触动。
最后那就改善你自己就好了,那就是改善世界最好的方法。
摘要它们未解释的是他的工作与他如何相关——主导他生活的精神上和伦理上的关切与主导他工作的貌似很冷僻的哲学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危机的根源是他自己。仿佛他的一生是一场与他自己本性进行的战斗。
作曲家问该教这孩子什么,赫尔曼·维特根斯坦回答:“让他呼吸你呼吸的空气便是!”
用卡尔·克劳斯常被引用的话说,世纪末维也纳是“研究世界毁灭的试验场”——它是犹太复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共同出生地,是弗洛伊德建立心理分析的地方,是克里姆特、谢勒和柯柯什卡开创艺术领域中“青春风格”运动[插图]的地方,是勋伯格建立无调性音乐的地方,是阿道夫·鲁斯引入十足功能性、无装饰的建筑风格(现代建筑物的标志)的地方。在人类思想和行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新正于旧之中浮现,20世纪正于19世纪中浮现。
相信旧的作曲系统走到头了,是勋伯格的无调性系统的基础;确认巴洛克式的建筑装饰成了无意义的空壳,是阿道夫·鲁斯拒绝装饰的基础;感觉到某些很真实和重要的东西在社会的规矩和习俗下受到了压制和否定,是弗洛伊德假定存在无意识力量的基础。
十四岁之前他都安心于这种感觉:天才包围着自己,自己没有天才。
一次涉及性道德的审判,是蓄意从个人的不道德走向全体的不道德的一步。”
“就改善你自己好了,”后来维特根斯坦对许多朋友说,“那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
……一个艺术满足于乱涂乱抹、到野兽的运动那里寻求灵感的时代;一个有着肤浅的无政府状态的时代,对正义和政邦(State)毫无感觉;一个共产主义伦理的时代,有着最愚蠢历史观、对历史作唯物解释的时代;一个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一个历史、生活和科学只是政治经济和技术性指导的时代;一个把天才视作一种疯癫形式的时代;一个没有伟大艺术家和伟大哲学家的时代;一个没有创造却对创造有着最愚蠢瘾头的时代。
性的吸引随身体的接近而增加,爱则在爱人缺席时最强。真正说来,爱需要分离、需要一定的距离才得以保持:“那世上一切旅行不能到达的、时间不能成就的,可通过意外的、无心的、跟所爱对象的身体接触而达到,在这样的身体接触中,性的冲动被唤醒,足以把爱当场杀死”。
魏宁格的理论给出的选择确实是阴郁和可怕的:天才或死亡。若只能作为“女人”或“犹太人”而活,——即,若不能让自己免于肉欲和尘世的欲望——那么他根本无权活着。唯一值得过的生活是精神生活。
现在已没有我的牢狱。我伸展出去,触到星辰,穿越时间,到达每一个你的爱为我照亮了世界的地方。
他是个正被浪漫抓住的男人,比从前和以后都更能欣赏人性中非理性和情绪化的一面——甚至到了接纳一种超验神秘主义的程度。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物的总和。
他的性情是艺术家式的,直觉的,喜怒无常的。他说自己每个早晨怀着希望开始工作,每个夜晚结束工作时却伴着绝望——当他不能理解事物时,他生出的正是我生出的那种愤怒。
如果一个人最强烈的冲动是作曲,而且如果完全沉溺于这冲动能够写出崇高的音乐,那么他不只有权听从冲动而行动,他还背负着这么做的责任。
若一人赢得整个世界却失去自己的灵魂,于他又有何益
因为好品味是真诚的品味,因此任何使人诚实思考的事都滋养它
若转而考虑有天赋的男人,我们会看到,在他们身上,爱的开端常常是自我折磨、自轻自贱和自我克制。一种道德转变出现了,被爱的对象像是生出一种净化作用。
我内心深处有一汪永恒的热流,就像温泉的底部;我一直希望来一次一劳永逸的喷发,于是我就能变成一个不同的人。
接近死亡将把光带进生命。上帝照耀我。
不要依赖于外部世界,这样你就不恐惧那里发生的事……独立于事物要比独立于人容易无数倍。但必须同样能够做到。
你令我想起了一幅景象:有人从关着的窗户看出去,不能解释一个过路人的奇怪运动。他不知道外面是哪种风暴在肆虐,也不知道那人只是吃力地想站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