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天,2020年就会成为历史。不管我们认为这一年如何特别,我们还是会像以前的人类,或者以前的自己一样,忘记这个年份,忘记所经历的苦难、欢欣以及恐惧和震惊。忘记也许是人类的本能。如果谅解的药方太难达成,忘记也算一剂良药。
但人又往往不甘心如此,于是就有大量记述的文字留下来,似乎可以让人记取,永志不忘。这样的记述浩如烟海,时间是一道洪流,将大部分记述席卷而去。站在“今天”的岸上,见到的屹立在时间之流中的记述,已然寥寥。但确有一些记述,能穿越时间和历史的烟尘,在后来每一个世代中,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约翰逊传》无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这几天接近岁尾,有时会模模糊糊想一下今年的感受,不知道为什么,闯进脑海中的第一个词,居然是“平静”。工作后还从未有过一个年份,从年头到年终,从未发生位移,早早晚晚都在一个房子里;也从未有过一个年份,如此认认真真执着于动手,当然,也是生平第一次体验到手作的乐趣。这样的生活,不是“平静”,又是什么呢?
平静的物理状态,如果一定要去对接惊涛骇浪般的思想,最好的还是来自人类智识中的瑰宝,而不是起起伏伏的情绪。情绪就像一阵风,来了去了而已,让“平静”因情绪而起涟漪是太不值得的事情。能在这样一个年份,在突如其来的平静生活里,和《约翰逊传》相遇,真的是引以为幸的。它让这个年份在“平静”之外,有了智识的光辉,在年终岁尾之际,颇让人觉得今年竟没有虚度。
传记有很多写法,《约翰逊传》的作者包斯威尔采用了约翰逊倾向的写法,就是和传主有大量一起生活、交往的时间,然后准确记述场景和言辞,这样人物就跃然纸上。就像约翰逊论历史的写作说的:“做好一件工作,只要有洞察力、正确度和稍加修辞就够了。”
同样,介绍一本书也有很多方法,可以记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就感触最深的点深入阐发。但这些方法对《约翰逊传》都不适合。这本书最卓越之处,就是让传主以他震烁古今的言谈重现自己,如果说大部分传记描写的是人物的的镜像,《约翰逊传》写的是人物本体。所以,介绍这本书也只能以一个方式,就是摘抄和整理。
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目前只看到一个版本,是台湾译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的。在旧书网上淘来价格不菲,又千里迢迢在疫情中运到,自格外珍惜,所以根本没舍得在书上做批注,一边读,一边做了大量摘抄。这样在写这篇的时候,倒有了现成的素材。
大致整理如下,是对全书的回顾,也以此,与2020作别。
(一)关于求知
1、“人类对刻苦求知有一种嫌恶感,就是假设知识是一件容易获得的东西,人们仍心甘情愿满足于无知,而不愿稍加努力争取知识。”——约翰逊
2、“懒散是必须消除的疾病,可是我却并不赞同死板执着于一定的读书计划。对读书计划,我自己就从来没有认真实行过两天以上,一个人要随着他的爱好读书,如果他把读书当作一件苦工来做,毫无益处。一个年轻人应该每天读5小时书,这样才能获得大量的知识。”——约翰逊
3、“先生,我年轻的时候,极为用功。有一件虽令人伤心却一点儿也不假的事实,就是我现在的知识,差不多和18岁时一样多。”——约翰逊
4、我(包斯威尔)对他(约翰逊)说,他的《苏格兰西部岛屿游记》在他离开伦敦前可能大部分都有了腹稿,他回答:“不错,题材早就有了;一本游记写得好与不好,与这位作者未写前心中的准备工作成正比。譬如他应事先知道如何去观察,并且具有把这种生活形态与另一种生活形态互相加以对照的能力。西班牙谚云:’想把印度群岛的财富带回家去的人,就必须沿途扛着印度群岛的财富。’旅游亦复如此,如果你想把知识带回来,就必须随身扛着知识走。”
(二)关于历史著作
1、包斯威尔:“难道你不承认,罗伯逊的确有他过人之处吗?他写的历史,使人深深感到震撼人心和多彩多姿。”
约翰逊:“你必须先搞清楚,所谓的震撼人心和多彩多姿是怎么一回事。那不是历史而是幻想。他描写从来没有见过的事,凭幻想描绘图画。罗伯逊描绘人物的心灵,就像雷诺兹描绘他们的面孔一样:他只会想象英雄人物们的容貌。你只能说罗伯逊在写言情小说,也只能从那样的观点来打量他。谈到历史,他差太远了。除此之外,先生,一个作家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将书的内容,扩充到极限。哥登史密写的历史,就做到这一点。现在,罗伯逊可能用多一倍的字来写书。罗伯逊就像一个用毛布包裹着黄金的人——毛布占的位置远比黄金为多。这样不行,先生,我一直在想,总有一天,罗伯逊会被自己的繁重压垮,埋葬在自己花花绿绿的装饰品当中。哥登史密用简洁的言辞告诉你一切你想知道的事。罗伯逊拖拖拉拉,耽搁你太多的时间,没有人愿意重阅罗伯逊的裹脚布。但是哥登史密简单明白的文字,令人再三重读都不会生厌。对罗伯逊,我愿引用一位老教授对他学生讲的话:’再三读一读你写的作文,凡遇到你认为特别精彩的段落,就给我删掉。’”
2、“可资证信的历史,实在少之又少。当然,我指的是验证无讹的历史。哪个国王当政了,打了些什么战争这类的记载,可能是正确无误的;但是,一些加油添醋的描写或者历史的哲学理论,都是些臆测之词。”——约翰逊
(三)关于教育
1、鲍斯威尔说到和父亲的沟通为什么不能如他和约翰逊之间一样,约翰逊对包斯威尔说:“先生,我是个世界人,我活在现世之中,在某种程度内,我接受这世界变迁时的外表面目,你父亲是个荒远小岛上的法官,他的概念全部来自古老的世界。除此之外,先生,父子之间总有冲突,因为其中一人志在权力,另外一人志在独立。”
2、那晚,约翰逊告诉我(包斯威尔),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过分关注,他说:“生命是忍受不了过分关注的,你所做的,应和别人一样,不要过分。”
3、“我们要让孩子养成重视真理的习惯。如果一件事发生在这个窗口,他们偏偏要说发生在另一窗口的话,我们绝不能让这件事就此罢了,必须即刻制止他们。因为这种违背真理的行为成了习惯后,就难以纠正了。”——约翰逊
4、“一个人如果只能在小事上取乐,他便永远不能处理大事。” ——约翰逊
5、包斯威尔谈到想去中国看万里长城,但又认为要陪伴孩子,不能远行。约翰逊说:“你这样做反而更能使孩子出人头地。因为你的精神与好奇心将从他们身上放射出无限光辉,他们将永远以有一位曾经参观过中国万里长城的父亲为荣。”
6、“一个人从19岁到24岁,这段宝贵的时间应善加运用,做任何事都比用来旅行更为有益。在这几年内,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好好用功,他一定能得到很大的进步!”——约翰逊
7、有人告诉约翰逊:有位先生以为他的儿子胆子特别小,于是决定把他送到公立学校去念书,这样他也许可以培养自信心。约翰逊说:“这是一种非常荒谬的权宜之计,胆量应该在阴暗的地方培养,把他送到公立学校去,就等于把一只猫头鹰赶进白天一样。”
(四)关于人生
1、约翰逊谈到死亡:“这应该是一个人因何而生,并非因何而死的问题。以何种方式死亡并不重要,因为死亡所需的时间太短暂了。”
2、以他(约翰逊)的情况而论,他说,就是有天使赐予他某种权利,他也不愿将时光倒回重过一星期。
3、“失去一个我们喜爱的朋友或亲人所感受到的痛苦,是由于我们感到失去他的空虚而来的。渐渐的,空虚会被其他事物填满;或者,有时候,空虚会自己愈合。”——约翰逊
4、约翰逊以他雄辩的气势说,以哲学境界而论,聪明人就是毫不感到欠缺的人。
5、“当悲哀仍然活绊绊在心中时,任何试图改变悲哀的行为,只能造成愤怒。你只好静静等待悲哀消化掉,然后用欢娱将剩下来的连根铲光。”——约翰逊
6、“如果一个人在老年心理麻痹了,那是他自己的错,因为他没有善加利用自己的能力。”——约翰逊
7、“如果一个人还能诉说他的不幸,他的情况一定还不至于那么糟糕,因为真正的悲哀与痛苦,是任何语言无法表达的。”——约翰逊
8、“抛弃所有杂念,保持心情轻松。如心情杂乱,不论运动,节食,或者药物,均无益处。”——约翰逊
9、“一个人表现得很真实,虽然对自己不利,但这种行为是高尚的。”——约翰逊
10、“每一个人的成就,和他当初梦想的成就比较起来,都会气死人。”——约翰逊
(五)关于金钱
1、“先生,你绝对用不着一个人,去苦口婆心说服你,如果你有足够的金钱,一定会过得比较快乐。有时候,我们总是听到人们说,那个国王过着多么痛苦的日子呀,可是每个人还不都是希望他就是那个国王。”——约翰逊
2、约翰逊:“没有人生来就是守财奴,因为人生下来就一无所有。每个人生下来都希望获得,却不希望守成。”
包斯威尔:“我曾听希来登老先生很智巧地说,一个十足的守财奴倒是一个快乐的人;所谓守财奴,就是他把自己整个投入在节省的狂热中。”
约翰逊:“我们之所以会把贪婪的人称之为守财奴,乃是因为他总是愁苦的。我认为一个既会花钱,又会节省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因为这两种乐趣他都享受到了。”
注:以上摘录自《约翰逊传》,作者包斯威尔(James Boswell),罗珞珈、莫洛夫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