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荐书小社想法散文
《张爱玲传》:作别上海

《张爱玲传》:作别上海

作者: 晴果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3:03 被阅读9次
    《张爱玲传》:作别上海

    亲爱的书友,本次我们共读的是《张爱玲传》第7部分的内容:作别上海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即将到来,人们都这样想,该怎么办呢?却谁都不知道。

    张爱玲也在等待中,虽然等待是这样无着落的烦心,虽然不是没有离开这烦心地的机会。但是,她喜欢上海,更愿意留在这里,这个与她生命最熨贴的地方。

    外面的世界,已发生了排山倒海的变化,爱玲和姑姑一贯的舒适惬意,还没有沧海成桑田。

    在这样宽松自如的环境中,爱玲心中的一丝隐忧逐渐被拨开了,出于作家的本能,她想拿起笔来写一点东西,她想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历史真实。

    爱玲在写、不写、写什么之间尴尬着。在尴尬疑惑矛盾不安中,她还是提笔写了,社会上喜气洋洋的气氛感染到她。

    张爱玲一生只用过一个笔名,这个笔名就是她在《亦报》上连载《十八春》时所用的笔名:梁京。《十八春》于1950年3月25日至1951年2月11日在一报上连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爱玲发表的第一篇小说,颇有投石探路的意味。

    《十八春》走进文学大世界的时候,当时的背景中多的是类似揭露社会弊病的作品。一个大作家参透人心与人生的功力绝非人人可企及,曼桢的悲剧深深第地牵动着读者的感情,引起了许多令爱玲也始料不及的逸闻。

    张爱玲不同于左翼作家的地方就在于,她笔下的人物不那么全然可用理性去分析,她们有不可琢磨的小性子,在故事一层层地进展中,往往一瞬间微妙的心理成了所有悲剧的导因。

    正是因为有了类似的心理暗示和人性挖掘,人物的丰满程度就绝非单纯的社会问题小说可比。

    之所以有这点,又因为爱玲参透了人性,爽直明了、又迂回曲折的把它表达出来,就像在现实中自立切实的心境。

    张爱玲将这彻悟之心化到作品中,增添了社会问题小说在人性深度上的感染力。凭借着他人难以比肩的功力积累,张爱玲的《十八春》,赢得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是新中国成立后,张爱玲的第2部小说《小艾》,亦是她在成名地上海的收梢之作。

    小艾是个喜剧,是个大喜剧,这使得张爱玲仿佛是个乐观主义者了。可她终究不是,她真想要那样单纯简单的快乐,可她对于人生的领悟,注定她永远是个悲观主义者。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悲悯地看待着周围纷纭的是人事,是因为深深的懂得这人生欢乐背后永恒的悲剧因素,因为懂得深透,所以不肯轻易迁就。

    时代在变,生命中有一些欢乐再不能畅快地来到她这里,比如她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摆出的衣不惊人死不休的执拗姿态。

    对于张爱玲而言,衣服恐怕永远不只是人体轮廓的烘云托月而已,衣服亦有颠沛沦落的寄托,也有生命状态的机遇。张爱玲之于衣服的牵牵挂挂,非一往情深一句了得。

    还是她自己的概括最精辟,“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或者说,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背景中,张爱玲这个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确实可算是位奇装异服的奇女子。

    精神上张爱玲始终是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现实里张爱玲始终徘徊在新中国的门槛外,政府一直没有给她安排工作。

    张爱玲离开上海最直接的动因,是她在抗战期间辉煌的声名。确实如此,临行前她仿佛已听到政治风暴来临前咻咻的鼻息声,所以与姑姑约好不联系。

    1952年张爱玲赴港,理由是继续因战事而中断的学业,她永远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人。她走了,在她后来43年的生命里,她去了很多地方,可再也没有回到过这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爱玲传》:作别上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eh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