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很多人都讲,首先要打好基础,这对不对呢?
是对的。
但是,很多人就是在这一步上放弃了,因为打基础的时候太无趣,太无聊了,不明白重复的意义,所以很多人都放弃了。
为什么正确,但是很多人放弃了?
这是因为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也就是不明白打基础的意义。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人愿意在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打好基础?
明白打基础的意义,并且明确的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会带来什么。
以下是我个人对学习的理解。
一,先要学框架。
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然后每一步的简要概括是什么。
如果自己直接面对这个技能,自己能不能搞懂?
如果搞不懂,就要搞懂自己哪儿不懂,哪些地方需要学习。
二,学习基础知识。
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会,那么就要根据这些重点和不会的知识进行反向学习,这里面特别是基础知识,要把它学好。
现在由于已经明白了框架,知道了重点和自己应该学什么,那么就有了目标,有了动力了,也就是有兴趣了。
这也是,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够建设上层建筑。
这个时候就可以不断的跳跃了。
什么是跳跃?
就是当自己学了一段时间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学习的时候,就要想一想,目标是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自己还有哪些没有学会?
重新过一遍,在目标与当下不断跳跃。这样就会重新燃起兴趣,知道应该做什么,现在所做的事情对于自己要达到目标起什么作用。
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对未来有哪些作用,只有如此才会更加笃定的做事情,行动起来。
三,形成系统
在这时,基础知识丰富了,各种技巧也增加了,然后对于所学技能有了整体的认识,就可以逐步形成系统了。
形成系统是为了更好地用。
我们学的东西就是为了用,那么用的时候如何灵活运用呢?如何在实践的时候解决问题呢?
它分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是面对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一部分就在于自己学习的时候,就要学扎实,学全面,学深入,在学的时候就要想到应该怎么用。
等把这两者都做好了,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认知,整合成了系统,也就把所学的技能学会了。
总结
火车要想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人无首不行,鸟无翼不飞。
要想真正对学习感兴趣,就要不断的回溯目标,清楚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对目标有什么作用。如此,才会对于重复的基础的知识产生兴趣,因为自己现在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达成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这时的回溯目标就是跳出来看问题,也称为元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