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别人不同意我们的看法时,我们就会认为他想跟我们对着干。
其实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
对方其实是为自己考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一场对话中,当对方否定我们的观点时,特别容易引发误解,常常会被理解为是对个人的否定或者有意见,进而引发出矛盾。其实,大多时候,对方仅仅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能够站在他的立场去理解,就明白并不针对个人。
二、当有人威胁我们时,我们会认为他想让我们害怕,但其实,真正的情况也恰恰相反。
是威胁者自己在感到恐惧,对方在害怕。毕竟,如果他不害怕,何须威胁别人呢?
这令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小事。退租后,房东拖着不愿意支付押金,我就和他电话沟通,但是对方依然一再拖,没有答应立即转账,于是,我就抛出了“如果你不按时退还押金,我会想方设法让你的房子租不出去。”这一句话也激怒了对方“我最讨厌被人威胁。”于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吵架,吵到我嗓子都干到发不出声才罢休。我是提出威胁方,现在回想,确实处于害怕中,担心押金打水漂了。
当我们遇到威胁时,能够理解到对方的立场,就去打消他的顾虑,进而比较和平地处理分歧。
三、如果别人批评或者侮辱我们,我们会觉得他打算伤害我们。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一个人表现得极具攻击性,是因为他自己正在痛苦当中。
可以用我们自己的经历去感受,当自己处于负面情绪的包围中,或满肚子的委屈中,总想要把自己的委屈一下子甩出去,甩给激发出这些情绪的人。于是,从外在表现看,极具攻击性,令人不敢靠近,其实此时,是自己处于痛苦中,无处发泄,找到发泄的机会就一股脑儿地倾倒出来,造成了看上去有攻击性的现象。实际上,只是自己处于痛苦中,并没有打算伤害别人的意思。
四、当别人表现出轻蔑时,我们总认为这代表着他看不起我们。
但实际上哪些总表现出鄙夷的人真正看不起的是自己。
于是,为了平衡内心的自卑,他们总是试图显得高高在上。
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满自卑时,就会从别人身上寻找缺点,找到了会异常兴奋,故意来戳你的短处,来对比表现自己高高在上。虽然,他看上去是一副看不起人的嘴脸,其实,是自己内心的自卑感在作祟,拉踩别人,太高自己,并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因此,当我们看到轻蔑的表现时,就能明白对方是因为太自卑了,自己看不起自己,和我们无关。
总结上述四条情绪解读:
对方拒绝=他有自己的需求
对方威胁=他害怕了
对方表现出攻击性=他在承受痛苦
对方表现出轻蔑=他自卑
当理解了这些情绪,就能明白他们的情绪只和自己有关,并不是针对我们,可以冷静地对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