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刻意练习的本质

刻意练习的本质

作者: 陈大贝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23:56 被阅读0次
刻意练习的本质

成甲是《好好学习》的作者。边听他的视频边码字,做了关于刻意练习的笔记,受益匪浅。

一. 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思维模型可以提高我们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模型的关键在于瞬间的调用,这才算你真正的掌握。你想,你吵完架了,才想起自己没有发挥好,也没有什么用。怎样才能训练成直觉,在于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分为3个类型。

类型一:简单的行为习惯训练。

就是我们真的21天就可以培养的能力。比如刷牙的习惯。坚持21天再不刷,反而不习惯。这是简单的身体记忆,用21天是可以的。

类型二:规则明确的技能训练可以重复1万小时

当你的场景稍微一复杂,21天就不行了。很多人说,这时候需要一万小时天才定律,才能训练起来。比如跳水、体操这些领域,确实一万小时是可以的。正所谓《卖油翁》的唯手熟尔。背后就是一万小时。

类型三:思维模型的训练

可是我们的思维模型的训练,却没有办法进行一万小时的定律。因为没有一个思维模型是生活中,遇到A就采取B这么简单的一个规则。它是大量的复杂的情景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你要独立的判断,到底用哪个思维模型。它不像一万小时定律,我只要跳水,水花压的多少,我就算赢。我体操,动作做到哪里,就算高分。生活没有一个永远存在唯一答案的思维模型。

怎样训练思维模型?

只有不断地练习,训练思维模型。核心关键在于结合场景。哪些思维模型适用这些场景,如何去匹配起来用,不断的迭代自己的认知,不断地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核心要做的事情,其实要把我们大脑中,过去已经存在的,那些直觉性的思维模型换成更加适用的、科学的、多元的心得思维模型。它们就是替换我们大脑中神经链条习惯的过程。而这个只能通过大脑的可以练习来实现。

刻意练习的本质

二. 刻意练习的5个阶段?

我们要把思维模型内化成直觉,要经过5个阶段。

阶段一:用的时候想不起来

当我们遇到这个,可以用思维模型情景的时候,但是自己想不到。就是已经经历了,但是意识不到自己的经历。

阶段二:事后诸葛亮

如果你有意识的反省、训练,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好像我学过一个思维模型,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事后诸葛亮。

阶段三:事中有启发

如果不断地反省、训练。在事情做到一半的时候会想到---不对,我好像学过哪个思维模型,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阶段四:事前会想起

在你做这件事情之前,刚准备用你以前的习惯的过去的做法的时候,突然会提醒自己。不对,我还学过一个思维模型,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做之前能理性的调用自己的思想,去使用思维模型。

阶段五:自然而然

在做一件事情,根本没有想到已经在用思维模型了。但已经自然而然的在用了。它已经内化成我们的直觉了。这就是不思量自难忘的阶段。

可见,要把一个思维模型训练成一个直觉的过程中,它是有一个阶梯的过程。所以经常听到,有人说,为什么学了这个思维模型,我生活中用不到,使用不起来。不是因为我们笨,而是我们大脑的结构,就注定了我们没办法一下子知道一个东西,训练一个东西,就内化成我们的能力,内化成直觉。因为我们要替换的,不是刷牙这样的习惯。我们要替换的是大脑的习惯。我们替换的是ABC中讲的B-belif。这个洗脑,哪有说21天就能洗脑的。我们要换自己的认知,更新自己的大脑,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而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要知道它背后生理学的原理。就是我们大脑中的神经链构造。

我们之所以把思维模型训练成直觉,本质上是用了心的神经链替代了旧的神经链。我们打个不是很严谨的比方,在大脑中,如果要训练一个新的直觉,它叫修新路,绕旧路。什么是新路和旧路呢?我们在做事情,大脑在思考做决策的时候,头脑中都是神经链在传递信息的过程。我们过去的经验习惯,在大脑中就是那个最粗的神经链条,因为它是被反复锻炼过的,它就是一条旧路。而我们一旦上学,学了一些新的思维模型,还做了一些练习锻炼的时候,就在这个粗的神经链旁边,又搭建了一个相对又小又细的神经链条,也就是新路。这个新的神经链,如果我们不维护,就是我们不复习的时候,就很容易断掉。当我们遇到一个新场景的时候,虽然准备了很多,第一时间大脑是仍然会走那条最宽最强壮的路。所以它就绕开了我们那个新修的小路。

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的调用理性,反省。告诉自己,在这个场景中,我还可以走那条小路,可以用思维模型那条路,让它更合理。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反复的在那条粗的旧路和新的小路之间博弈。让那条粗的路径使用的更少。年久失修,变得脆弱一点。而让那条小路,因为越走越多,变得越来越强壮。直到有天,这条路走得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容易,所谓的习惯才开始真正的建立。这是我们所说的内化成直觉。

所以不要说,我学的为什么不能在第一时间被调用,那是因为我们大脑里新的神经链条真的太脆弱了。你要不断的调用理性去可以练习,反复训练,来强化这条神经链。最终改变形成你的新习惯。

今年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理查德泰勒,曾经写过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助推》,书里提出一个观点,如果我们想持续的产生一个行为,外部环境对他的影响特别重要。书中举例,说如果我们在餐厅中,把高热量的食物放在门口,和把高热量的食物放在很隐蔽的地方,不太好取的地方,那么顾客饮食的热量指数是差别很大的。就是食品位置会影响到我们摄入的卡路里。换句话说,换个环境,会影响我们某个行为产生的频率。

刻意练习的本质

三.实现可以练习的重要场景---反思日记

而不断的练习和反省,训练思维模型,也需要这样一个助推的环境。你需要一个场景,能够不断的触发我们反省思考。有没有用新的方法新的思维模型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呢。这一点,有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反思日记。我们通常的反省都是栽了跟头,遇到很不顺利的时候,才会警醒。是不是我思考的有问题,是不是我决策的方式有问题,可能有的人,两个月三个月才想一次,有的人可能一年之后,都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SB。都说明整个一年的进步都会慢很多。反思日记,把我们不断反省迭代的频率,提高到以天为单位。这是非常恐怖的进阶的速率。所以反思日记是提高我们成长进步那个斜率的杠杆点,如果能够抓到反思日记的场景抓手,就能极大地强化我们训练思维模型的速率。所以对我们而言,反思日记是一个场景工具,能坚持不断地去训练,练习思维模型。把它内化成直觉,修了一条新的路来替换我们过去的旧路。不断的反复练习,来加强这个神经链的粗壮,是有极大的意义的。

刻意练习的本质

感受:人体的大脑真的很神奇,特别提到神经链的问题。大脑真的很复杂,很多时候,我们被大脑的习惯带着走的。学习思维模型,只有去用,才能真正让大脑建立新的神经链,让自己也走新的路数,而不被旧思维带着走老路。

让我想到了熬夜的问题,所有的人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到晚上,又开始做这个看那个,不排斥这也是大脑旧的神经链在左右我们的决定。

知乎上看到一个名词---傻逼速率。意思就是现在的你,看上个月的你,做某件事像傻逼一样。现在的你,看过去的你很幼稚,想法太简单。你有进步。你觉得自己犯傻的频次越高,这种进步速率越快。

实践:调用理性去练习早睡。,比如10点半关网络关手机,11点躺着睡觉,睡不着也闭目养神,让大脑建立早睡的神经链。

塑造减肥的场景,把高热量食物放在自己很难接触的地方。晚饭时间,上楼。

反思日记的应用。特别是思维模型的代入感要强。每天反思。

刻意练习的本质

相关文章

  • 《刻意练习》是提高技能水平的“活动”

    要了解刻意练习是个什么样的活动,我们先来从刻意练习的本质开始: 刻意练习的本质 要知道什么是刻意练习,首先要知道刻...

  • 27/70 刻意练习的本质

    《刻意练习》作者指出了刻意练习的本质: 长时工作记忆,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也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 【0214读书清单】刻意练习

    今天分享的书是《刻意练习》 001 刻意练习的本质 刻意练习就是通过特定的方法,用大时间周期的练习,让长时间记忆的...

  • 刻意练习的本质

    怎样去刻意练习呢?刻意练习的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刻意练习的本...

  • 刻意练习的本质

    我们007大家族都是一群热爱写作的人,都希望通过写作提升自己的能力,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情,一个长期来看是不...

  • 刻意练习的本质

    最近在读一本书《刻意练习》。 作者在书中陈述一个看似朴素的观点,即任何领域的成功都是可以通过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来...

  • 刻意练习的本质

    成甲是《好好学习》的作者。边听他的视频边码字,做了关于刻意练习的笔记,受益匪浅。 一. 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思维模...

  • 刻意练习的本质

    长时记忆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和本质 大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是可以对接起来的(以小调大),大师和新手...

  • 2020-12-19

    读书分享——《刻意练习》 01 刻意练习的本质 关于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

  • 刻意练习part1

    刻意练习part1 刻意练习表明其本质是长时工作记忆,同时批判“一万个小时定律”和速成类学习 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ze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