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敏捷探索8 - 重新探索协作

敏捷探索8 - 重新探索协作

作者: 悟空Goku | 来源:发表于2022-08-11 13:25 被阅读0次

一、从一个案例开始

1.1 引入案例

盛夏的某一天,葱头接到了一个协助设计与印刷的案子,这对经常做活动的她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了,葱头决定接到需求后,先放几天因为手上也还有点别的事要处理,因为经验丰富所以交付应该是不太成问题的。闷头几天后,甲方感觉有些焦虑,经常问进度怎么样了,有没时间一起看下进展,不顺利也没关系,一起解决。葱头内心席卷了一股不被信任的感觉,这么简单的事,其实不劳烦甲方您天天那么关心吧,我也没时间跟您透明过程,到期给你就是...

此时甲方的内心里是这样想的,我对我自己的需求有很多不确定,葱头是怎么能保证做出来的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呢?但可能这就是专业吧,安心等待吧。

1.2 项目推进事实

- 项目最终卡时间点交付(略有延期)

- 项目最后加班至凌晨完成物料交接

1.3 案例回顾

- 需求是在一周的时间里完成两套引导卡牌的定制与印刷,该需求隐含了以下内容

- 卡片内容的校对和补充(非终稿版本需校对)

- 卡片内容的中英文翻译(翻译细节及样式)

- 印刷尺寸的确定(未知合适尺寸)

- 印刷材料的确定(未知合适材料)

- 印刷克数的确定(未知克数手感)

- 印刷工艺的确定(未知工艺学名)

- 供应商的报价确定(未知不同制法的报价差异)

- 供应商印刷周期及物流

1.4 我的观点

- 协作,不只是沟通,而是不断明确需求的过程

- 协作,并不像字面意思上那么容易让人理解

- 不存在不需要协作的事,只存在看不到的视角

二、 引入定义

- 在羽毛球这项体育运动中,分了单打、双打、混双几类竞技模式,那么羽毛球是不是一项需要协作的运动呢?先把问题放一放。

- 我们暂且在这个案例里把教练等一切后勤的因素存在移开。

- 相对来说,就是运动员在一个时段里相对呈现个体的状态,好坏结果却是是由其直接掌握的。

- 在最极限的情况下,你却至少需要一个对手,否则你甚至无法独立完成一场比赛。

- 那么也就是说,即使是对手,也是在这个共同的过程中与你协作的。

2.1 定义延展

- 单打,从能力维度上可以处理表层维度所有事项,并对结果负完全责任,极限情况下称为超人状态。

> 我是许三多,我可以拼,我可以靠体能获胜

> 我是专家,所有人都不能忽悠我,我可以看清楚所有领域的细节

- 双打,让两个及两人以上承担对最终的结果的责任时出现的概念,协作是面向结果而非面向任务的沟通方法。

- 沟通,一阶的协作技术,强调对话的发生,但没有严格的定义产出及损耗。

- 协作,二阶的协作技术,强调对话的有效发生,让双方对结果有共识。

- 共舞,三阶的协作技术,强悍的纪律性使得我们不需要为一般重复问题困扰,彼此充分信任无需额外关照,感知流动并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

> 在双打中,会在基本走位的基础上,延展出,补位、节奏、战术等关注点,是帮助竞技中的双方能够以更严格的规范,好的默契实现拿分制胜的关键。在野球场上,一个大神带一个新人,很多时候容易被技术远不如大神的对手球员得分,导致丧失斗志,消极应战,乃至输掉比赛,也就是说双打并不看重绝对技术的高低。

2.2 反直觉

- 引入协作概念时,容易产生对自我能力的质疑,即:明明我能一个人做完为什么要协作。

- 需求的提出者,并非通过明确待办和拿到待办成果,就能获得成果满意,即:需求的提出者也需要更多的过程信息来校准决策 。

- 不是所有的工作过程都得引用高阶的协作技术,多数时候用钱包说话,用生命践行,避免彼此强拉共识。

- 协作并非不制造浪费,而是相对局部最优选择全局最优的解法。

2.3 协作公式

- 假设协作是能力x协作率>问题分视为可以顺利交付成果,那么可见并非绝对能力一条路径可以达成。

- 更高的协作率分担了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风险,从心理和成果两方面作用于交付结果

2.4 礼物环节

- 如果沟通不顺畅,可以先对一下名词校准做定义,常见的黑话如下:

    - 视角:团队中的职能人员,通常只能从自己的职能视角看到整件事的一个切片

    - 透视:从一维到多维看项目过程,把多因素组合后可视化全局决策

    - 复盘:更关注出问题的点,对齐信息,找到调整措施,更关注职责而非协同

    - 回顾:关注问题点展现出来的模式,找到调整措施,更关注调整而非结果

    - 校准:项目验收前持续确认未偏离预期的反馈点

    - 交付:项目验收的里程碑节点,此处需要重点关注对于完成的定义

    - Aruge:双方观点不一致,存在分歧

    - Chanllenge:双方对观点有质疑,需要正面答复

    - Gap:双方基于视角,经验理解的事情因为定义不同而产生的鸿沟

- 如果这个协作不是一个长期的状态,也不必强行拉齐共识

- 如果协作是一个常态,那么强悍的纪律就是怎么用都不会错的切入点

相关文章

  • 敏捷探索8 - 重新探索协作

    一、从一个案例开始 1.1 引入案例 盛夏的某一天,葱头接到了一个协助设计与印刷的案子,这对经常做活动的她来说可谓...

  • 敏捷探索02-组织敏捷探索报告

    前因: 这篇文章的想要探讨的议题,起源于在IT团队级敏捷治理完成后,如何复制或拉伸套招中的关键因素,应用至企业组织...

  • 探索式测试

    探索式测试 前微软,谷歌架构师提出的 在敏捷开发中大量引入 《探索式软件测试》 没有稳定的前提下 测试使用探索式测...

  • 21天敏捷项目管理——Day 21敏捷项目管理

    比较敏捷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 管理流程 传统: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敏捷:构想、推测、探索、适应、结束 构...

  • 传统协作与敏捷协作

    传统协作与敏捷协作

  • 带着觉知生活Day250:kin138银河的白镜子

    今天去探索自己觉得好玩有趣的事物,感受敏捷的思维和观察力。

  • 重新探索自我

    习惯的影响力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二章一开头就论述了习惯,“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

  • 重新探索焦虑

    我对焦虑的理解还是太肤浅了,这周,参考了其他大咖,重新认识焦虑: 焦虑的原因 1、事情太多产生的焦虑 1)事情的数...

  • 重新探索自己

    自从生了二宝,我又重新做回了全职妈妈。 1.每天起得早,睡得晚,一天三顿饭,外加孩子的起居。平日要看婆婆的脸色,还...

  • 重新探索自我

    最近在读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作者是美国的思想巨匠Stephen R Covey。我读此书的目的是想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敏捷探索8 - 重新探索协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az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