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记录了温铁军2004--2014年的演讲实录,虽然部分内容已经反映再《八次危机》和《去依附》两本书中,但依然干货满满。
1. 整个世界都紧跟着西方人引领的全球化的步伐走,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却没法再又西方人那样的殖民化的历史条件。
2. 现代化是有制度成本的。现代化靠两大支柱:工业化和城市化。当代中国出现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等三大资本都过剩。这个情况跟全球三大过剩是一样的。
3. 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形成“新三性” —— 短期性、集中性、流动性,决定着产业资本的“负外部性”。即,核心国家金融资本占有了收益,这个收益对应的成本则转嫁到外面的发展中国家。同理,国内金融资本的代价也转嫁到社会上。
4. 贫困是有制度性原因的,这个所谓制度性贫困,其实就是成本不断对弱势群体转嫁造成的 —— 任何制度变迁都是由原有框架占有收益的利益集团进一步获取增量收益并向弱势群体阶级转嫁制度成本的过程。
5. 中国再1992年进入了货币化,货币发行量陡增,信贷翻倍。为了吸纳超发货币,又在1992-93年开放了三大高风险市场:股票、期货、房地产。
6. 美元霸权的币缘战略通过三角结构(货币、石油和粮食),消纳了过量增发美元。那些大量进口粮食的国家替美国承担了美元大量增发的制度成本。
7.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条件进入工业化,更没有形成这种国家资本,一般也就无法理解国家资本作为经济基础对官僚政治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这也是一般国家大抵无法学习或理解所谓中国特色的原因。
8. 欧债危机实属政治危机: 加入欧盟 —— 放弃货币主权 —— 政党轮替承诺福利 —— 增加政府负担 —— 无法印钞只能发债 —— 国内无制造业,虚拟资本玩不起来 —— 评级下降 —— 危机。
9.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负债都比较高,能不能有效地把负债转嫁成社会的代价,这算是任何类别的国家政治体制内在的一种任务,如果不带有任何主观的价值判断,则应该知道:这种向社会转嫁代价是任何主义的现代政府都一定要做的。
10. 日本经济衰退20年依然能保持社会稳定、失业率稳定的原因:(1)坚持重农主义的基本制度,内生性地形成土地均分制度派生的小农+村社为基础的内部化机制;(2)财阀垄断模式(海外投资战略配合日本央行对外转嫁危机成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