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墓碑上只有三个词——“写过,爱过,活过”。而他,就是19世纪法国三大小说家之一的司汤达。
司汤达的一生动荡不安,其人生经验比其他许多作家都要丰富。正是这些丰富的经历,让司汤达活得如此真实又洒脱。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走进今天的共读:
1、你会为自己所爱之人付出什么?
2、爱一个人,你会不会卑微到连自尊都不要?
3、如果你写自传,会不会诚实暴露自己的缺点?
1
“我的梦想,值得我本人去争取,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袭。”
这句《红与黑》中的经典台词,正是司汤达一生的真实写照。
司汤达的一生太过复杂,要讲述清楚至少需要一本书的篇幅。而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毛姆则主要介绍了司汤达曾爱过的那些人,以及其对《红与黑》的评价。
也就是为何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强调着爱过与活过。
司汤达很有趣。由于他所讨厌的父亲是保皇派,所以他就热烈地拥护共和派,然而,当他看到革命者聚会中的无产者不仅衣衫褴褛,浑身臭气,而且品行粗俗时,他说:
“我热爱人民,憎恶压迫他们的人,我却万万不能和他们一起生活,那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折磨。我可以为了人民的幸福做任何事,但如果要我和他们一起生活,我还是宁愿每月蹲两星期的监狱。”
除此之外,司汤达其实并没有去过战场,但这并不妨碍后来他在各种公开场合中吹嘘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
他有两个目标,一是成为出色的戏剧诗人。他为此大量研读剧本,去剧院看戏,可是后人发现他缺乏构思剧情的才能,也注定难成为一个诗人。
他的第二个目标是成为伟大的情人,然而在这方面,老天也没有给他很好的条件。他身材矮胖,其貌不扬,大脑袋,小粗腿,鼻子肥大且突出。
司汤达一生有多次恋爱事件,在这只能挑选两件来说,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他的性格。
2
他是有情欲的,但不是特别强烈。事实上,人们曾经一度怀疑他性冷淡,直到他写给一个情妇的内容相当色情的信被发现。
他的情欲比较理智,和性的需求相比,很多时候他寻找女人只为满足虚荣心。然而事实上,他坦率地承认自己大多数恋爱是不幸的。甚至,他还曾经请教过同僚如何赢得女人的欢心。
他曾和一个歌剧院的女演员同居,可这并不能满足他,他认为自己需要一个他真正深爱的情妇,同时她还得身份显赫,能增添他的荣誉。
他发现自己表兄的妻子亚历山德拉·达鲁最为合适。他的表兄已是伯爵,他的妻子便是伯爵夫人,尽管她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但与丈夫比起来,她仍旧年轻貌美。
司汤达一点都没有考虑表兄对他的友善和长期以来的照顾,勾引他的妻子是既不符合策略又不体面的事,他把自己的发迹和荣耀看作是命运的恩宠。他从来不懂得世上还有感恩这一美德。
就这样,司汤达拿出了自己在爱情方面的全套谋略发动进攻。有天,司汤达应邀前往表兄的庄园做客。临幸前一晚,他彻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他下定决心发动最后的进攻。他穿了自己最好的条纹裤出发了,达鲁夫人见到后还对他的裤子陈赞了一番。
后来两人一起漫步于花园,司汤达无比紧张,始终下不了决心。最后,他心中选定前面的一个地方A,把脚下看作B,他暗暗发誓,如果走到A时他还没表明自己的爱意,他就得去自杀。
他终于开口了,他紧紧握住了她的手,他对她说,他已经爱了她整整十八个月,哪怕此后再也见不到她,也要表达这份爱。
对此,她回答说,她对他的感情仅限于友谊,何况她无法对自己的丈夫不忠。
就这样,司汤达彻底失败了,相比他的感情,他的虚荣心受到的伤害更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