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

作者: atomhive | 来源:发表于2021-08-19 00:26 被阅读0次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很喜欢胡适先生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在我看来,才是父母对两者关系判断得最为准确的一顿话。

以后有幸成为一位母亲的话,我也一定会依照这样的准则去扶养我的孩子。

看起来有些父母确实做得不太称职。

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有多少父母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做到,我年轻的时候没能实现我的梦想。现在我已经没有可能了。希望我的孩子能替我实现,这也算是完成了我一生的愿望。

这算是什么?

就像之前看到一句评论说的:老鸟飞不高,踢一脚小鸟,让它继续飞。

《我的英雄学院》中轰焦冻作为击败世界第一英雄的希望,降于世间。这是他父亲——万年老二,一直以来的梦想。轰焦冻被带有目的的“创造”于世。从小也一直为了那个本不是自己的梦想,而被迫承受巨大的压力。

爱之名的掌控,拜托,请让孩子自己选择。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小,父母没有逼迫。但会经常说到:我年轻的时候啊,想……,但没能实现。

孩子从小听到这些话,看到父母略显失望的神情,会自主选择,继续沿着父母的轨迹飞。

更有可能的是孩子受到了触动。

《fate stay night》中卫宫士郎听到养父卫宫切嗣之前的梦想,成为正义的伙伴。

卫宫切嗣未能实现。士郎对切嗣说,那我来替你实现,成为正义的伙伴。(大意如此,记不太清)

这是孩子主动选择的,这是可以的。父母可能也会以此为傲。

但我想,要是父母并没有在孩子面前表露,或者说是一个表露的程度问题。会不会影响孩子未来的选择。

表露了或者没表露,影响到了或者没影响,命数吗?

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

初中时候的想法,

身为父母,他们只是在做他们应该做的。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或与生俱来的责任或其他。

如果不这样,会被指责。

而我,身为孩子,以后一定得回报他们。受教育或其他。

如果不这样,会被谴责。

非常赞同胡适先生说的生物本能。

如果这样来看,道德上的束缚似乎也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都是的,世界公理。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回报,感恩。

父母认为不需要回报,为什么回报还是会被大众当作是理所当然的——道德。

道德的起源

用一个故事能够解释——猴子的故事。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都是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打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打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A可能心想:让他也尝尝我所遭受的痛苦)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了新猴子,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这个故事是从思修课上听到的,记忆犹新。

所以就是这样,我们像是后面的猴子,按照原有的规则,执行着道德。

有时候也会想,会不会存在另一个世界,他们的规则与我们相反。

在我们看来他们全都是“恶”的体现。这或许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在他们看来其实也是完全不可理解。

我们所相信的,一定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嘛?

为什么会想要孩子?

不生小孩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显而易见,在当今有人并不认同。

你如果认同,也就是说生小孩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完整。

那这个看法,不是从自身考虑的吗?为了自己考虑的,让自己的人生完整?这样说,初衷是不是有些“自私”。

为了让自己老了之后有所依靠?这不也是“自私” 。

从打算要小孩开始,就得有认知,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要求他们赡养。

“因为宝宝可爱,想要一个”这未免草率了一些。

“因为想延续血脉”这和第一个理由一样,有人并不认同,延续血脉是必要的。

身为父母?你们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会想要小孩。

或者说,没这打算,一不小心有了(确实有这可能)。处于各种情感,不舍得,留下了。这确实不需要理由,因为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样想,是不是也能稍稍理解  选择丁克。

确实,你也可以告诉我,有些事儿本不需要理由。

作为孩子的我,想不明白。明天可以问问我妈,这个问题。

嗯~也是。我想得有些复杂。

有些事儿,因为一个很小的理由就能去做。

结束

仔细一想,作为孩子。我没理清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也确确实实理解到了这句话,家人才是唯一能无条件支持、关心我的人。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

如果不是我,是另一个ta,你们也会这样对ta的。

可是,没有如果。。。

衷心的感谢!!!

相关文章

  • 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很喜欢胡适先生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

  • “隔代抚养”隔开生命间的联结(尹建莉)

    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父母是否...

  • “隔代抚养”隔开生命间的联结(尹建莉)

    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父母是否...

  • 隔代抚养和寄宿制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隔代抚养》隔开生命间的联结 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

  • 《谁在我家》共读第十一天——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1、父母与孩子的施与受 不同类型的关系遵守不同的序位,因此,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一样,家族内部...

  • 亲子关系- 同读《谁在我家》第十一天(五组)

    1、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自上而下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序位是第一位的,即父母施与、孩子接受。父...

  • 谁在我家(3-1)

    第七章 亲子关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1、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1.1父母与孩子的施与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序位是第...

  • 你有无限可能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比起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情感创伤。 ·依恋是孩子最迫切的需...

  • 孩子与父母

    父母与孩子并不是割裂对立的,两者的关系是更和谐,更亲密的。 父母爱孩子,孩子也爱父母,这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父...

  • 2020-06-02

    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孩子与老师的关系,还有很多其他的关系,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很大的偏差。 父母,孩子,老师,本来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fo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