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作者: 简咕咕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2:47 被阅读0次

我们经常听到的争吵中,有一句话最叫人耳熟,那就是不管怎么吵,都会指责对方的家庭,对方的父母。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人身攻击方式。

而在这里,我要说的是,这后面隐藏着的正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其实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话题,而最近很火的《都挺好》这部电视剧却让很多人很直观地接触到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

那么,什么是原生家庭呢?它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果断打开百度词条搜索一下,我们很快就得到一个答案。

原生家庭是指我们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以及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还有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

我们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

也就是说,原生家庭里,有优良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而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就是,让坏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热播剧《都挺好》里的女主人公苏明玉,她成长在一个很普通的小家庭里,妈妈是护士长,爸爸是图书馆管理员,上头有两个哥哥。

明玉作为独生女,在向来厚此薄彼,重男轻女的母亲眼里,不过是一个能帮上儿子忙的女儿。

因此在儿子要出国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就决定要想方设法满足儿子的愿望。

在探寻了所有的可能性之后,这个母亲,决定让女儿去念师范,因为能省下一大笔钱,省下来的就可以挪到儿子身上去。

作为母亲尽心为孩子打算无可厚非,可牺牲掉的人却是另外一个孩子的前程。

我们且不说明玉能否上清华的可能性有多大,只说,一个可能性,她的可能性就这样直接被扼杀在摇篮里。

这对于一个年轻人,对于她对未来的畅想,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大哥苏明哲的优秀成长,背后是来自母亲和家庭的支撑,二哥苏明成,作为小儿子,得到的同样是母亲无尽的宠溺,一次次的兄妹吵架争斗,都以母亲的偏袒和二哥的恣意妄为无法无天,明玉的求助无援而惨淡收场。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遭受到的伤害,历经一次次伤害叠加,足以让一颗心变得千疮百孔,尽管她看起来是那么坚强,坚韧。

人心都是相通的。

只有在变成最亲密的人之后,原生家庭里那些好的坏的影响才会一点一点暴露在彼此之间。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人早早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因此在他人想要靠近的时候,她或他主动后退了一步,有的时候甚至是一万步。

不管多少步,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意味着,我们为自己画地为牢,而且禁止别人踏进我们的世界,哪怕半步也不行。

而争吵的时候,最忌讳别人碰触我们的底线。

这个底线,也是另一重原生家庭意义上的体现。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也许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遇到过这样的人,他的桌面一定干干净净,东西整整齐齐地按标签编号排放好,不喜欢和别人有肢体接触,话不多,看上去对他人的事情和生活都无心理会,洁癖和强迫症这些已经是很稀松平常的了。

而有的人确实天生散漫,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会造成任务,能拖就拖到底的拖延症,一遇到约束就喘不过气来,从来不做挑战性高的事情,只愿就这样安逸又安稳地生活下去。

一样米养百样人。

原生家庭也一样。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21世纪,信息大爆炸,我们每天从各种公众号推送,微博微信,还有各类平台获取到的信息几乎可以绕地球跑上几周,为了在社会地位的优越感和维持在他人面前的体面,我们有时候还要扮演完美主义者,谨小慎微,生怕一个行差踏错就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样艰难求存的同时,也开始暴露那些我们曾经想要藏起来却在关键时候跑出来搞搞阵的“原生家庭阴影”。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我还记得我17岁的时候写的作文里,称呼我的爸爸为“父亲”。

在那样的年纪叫爸爸为“父亲”,听起来好像是为了彰显自己特立独行的人格才故意这样子称呼的。

然而并不是这样子的哦!

我出生的时候,我爸爸已经48岁了。

他小时候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一直跟着哥哥们生活,父母早亡,等到47岁才成家,而在此之前,已经立业多年。

他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哥哥姐姐们各自奔赴前程,他作为幼弟渐渐地也就只能靠自己,环境复杂,几乎什么人都能上来欺负一下,当然,他自己自然不是会被人欺负了去。

也因此造就他不服输的性子,不管在什么时候,低头就要承受挨打,与其被别人打,不如他先发于人。

在潮汕地区,重男轻女已经不是什么秘事。

从我记事起,周围就已经有为了生儿子而不断生孩子,最后家里一大堆女孩子的家庭存在了。

孩子一多,养不起就得送人,或者早早让他们辍学出去打工,也就造成了周围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主要因素,这还是好一些的,最耸人听闻的是一旦检查出怀的是女孩,去做人流的怕是不在少数。

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绵延子嗣传承香火。

说了个题外话,哈哈哈。

咱们再回到我的父亲身上来。

在这样封建的观念里,所幸我成长的家庭里并没有重男轻女这一点,相比起来,在《都挺好》中,我反倒没办法get到共鸣点。

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父亲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

而我本人,无可避免的成为了棍棒教育下的第n个“孝子”。

我的性格和我父亲如出一辙。

自尊心极强!即便错了,我知道就好,要我认错,你等着太阳从西边出来吧!
只能有一个话事人,不能出现第二个声音。
敢反驳我?怕是脑子没带出门?
不服?不服就打到你服?
讲道理?老子现在没空听你事实胜于雄辩!先打你一通出出气再说!

等等诸如此类,种种中二气息非常浓的标签都曾经在我和我的父亲身上萦绕不散。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庭里纷争不休,父女两个人整天见了跟仇人一般,最大的仇恨,我记得是高二,整整三个月我都没喊过他一声“爸爸”。

就当家里没这个人。

他也当没我这个女儿。

而平日里那些我暗自在心里策划的推翻李爸暴政的想法可是一刻都未停歇过。

比起别的小姑娘快快乐乐地成长学习恋爱,我的精力都拿来和我爸爸斗智斗勇。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嘻嘻!

今天先到这里,困了,先睡觉先!

明天讲父女大作战和我们九零后的婚恋观。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相关文章

  • 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我们经常听到的争吵中,有一句话最叫人耳熟,那就是不管怎么吵,都会指责对方的家庭,对方的父母。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人身...

  • 简书 ,我来了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前段时间,热播剧《都挺好》完结,在原生家庭噩梦中挣扎的苏明玉,最终与家庭走向和解。 很多观众...

  • 原谅与爱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我们对原生家庭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从“父母皆祸害”,到“原谅父母”,“与原生家庭和解”,不管...

  • 有毒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

    从《欢乐颂》到《都挺好》、《小欢喜》,再到现在大热的《三十而已》,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总能引发热议。 原生家庭,我们...

  • 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原生家庭这个词很火,这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相对于儿女长大结婚后由夫妻组建的“新生家庭”而言的,双方与各自父母...

  • 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文/木子更 日更31/100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论什么职位、名气、不管事业多大,成就多高,都不可能摆脱原生家庭带...

  • 与原生家庭和解就是与自己和解——《都挺好》观后感

    这个剧是之前周围同事和朋友圈都很火的时候我不看,到结束后跟着爸妈看电视回放才断断续续去看完的。发现还是有很多足够打...

  • 原生家庭

    研究原生家庭是为了自我疗愈,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给自己找借口,把所有不幸的遭遇都甩锅给原生家庭。 与原生家庭和解...

  • 天下文章,唯真不破

    最近读的书《与父母和解》,情感类散文。 讲述关于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并帮助我们如何化解这些不良影响。与父母和解也是...

  • 《都挺好》哪儿都挺好,就是情绪化“不好”

    《都挺好》涉及原生家庭的话题,哪儿都挺好,就是情绪化“不好”。 《都挺好》开播后,陆陆续续看到一些文章谈起原生家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都挺好》到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ge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