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长安区子午街道初级中学 肖敏娜
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介绍了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厘清说明顺序。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厘清说明顺序。
难点: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
学法:圈点勾画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前面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说明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说明文的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样的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桥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首先请看单元提示。(让学生对整个单元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便于课文的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厘清说明顺序。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2.词语正音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思考下面问题:
①本文的说明对象?
②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③本文的说明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赵州桥、卢沟桥——中国石拱桥的发展,这是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
五、再读课文,把握特征。
默读课文思考: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
2.赵州桥的特征?卢沟桥的特征?
3.写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六、回读课文,感悟情感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甲生:我知道了一种新的说明方法,摹状貌。乙生:我知道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丙生:我觉得古代的劳动人民非常有智慧。)
八、作业:
以“家乡的小桥”为题,用上几种说明方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性文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所学的说明文知识,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读促教,通过各种方式地读,学生了解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找出了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昇
特点: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引用、摹状貌、打比方
代表:赵州桥、卢沟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