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第4节《从“潜层面”分析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
第一部分“分析框架作为公用平台”主要讲了现在我们都会借鉴学习世界各国的语文教育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但是,是不是拿来就用?肯定不是,而是要研究,要比较。也就是不但知道“是什么”,还要深入到“为什么”。这样一来,我们在研究国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策略时,就要用公用的分析框架这个平台,来分析背后蕴涵着的特定的文化意识、当时的教育政策、所采纳的课程取向等诸成分,以及所依存的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状况。这样将有助于我们加深认识我国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以及目标的历史变迁,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语文教育研究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讨论乃至争辩的意义以及方法论方面的局限。
第二部分“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取样”,这一部分则取样了美国多个地方、多个层面的课程目标表述。
第三部分“对取样材料的‘潜层面’分析”这一部分,首先抓住了取样中的几个关键词,也就是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中突显的内容,分别是“交流”“个人与他人”“批判性”“分析”。关于交流,文中得出结论:将语文课程定位于交流艺术,既取决于美国的中小学语文科的课程取向,受惠于美国对听说读写等领域的知识研究状况,也与沿袭的文化意识和美国的教育政策有关。包括后面讲到的张扬“个人”,又承认“他人”,都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怎么看出来的?书中说到泰勒对于“民主主义”界定为4种价值,在美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杜威,始终坚持“反思性思维”,视作“民主”的根本。并且,在西方,“批判性”不只是作为一种治学的技巧来传授,而且也当作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影响学生,它“不仅是一种综合思维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表现。”
也就是说,为什么那个时候美国就那么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理论家已经对这个领域有了成熟的研究,能提供相应的知识支撑,这样这些目标才能在具体实践中落地。
换一句话说,为什么我国的课程标准中那个时候没有这些词汇,或者说没有以重要的地位来体现?那是因为不符合我国的文化意识、知识支撑等。也可以以此发现我们国家理论研究的缺失,进而从政策上要求加快哪方面的理论研究,才能推动课程改革以适应国际发展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