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网师入门”小结:
一、我听了“网师入门”的四节课程。
二、收获
1、第一天,技术收获。
在吴虹校长的指引下,第一次这么深入认识CCtalk的每一个按钮。
我用这款软件一年多,越深入了解越觉得自己的不足。
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第二天,看到村小老师的未来。
时老师的分享让我看到了村小老师的未来。
这节课我满脑子都是一句话,“原来我们可以这样做?”
也带孩子们学过时老师的一节晨读课,时隔一年,我还记得那首《秋词》。当时我对网络教学还没有如此深的情感,看着孩子们的兴奋,我有一丝不解,他们让我一起互动,我又有一些无奈。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老师,到你读诗歌了,我们可不可以上麦呢?
我看着没有网络的学校,学生身后熊熊燃烧的火炉,只好告诉孩子们,这是我下载的一节课程,你们不能参与互动,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和小朋友们玩儿。
那时候没有想到今天的自己,会如此希望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希望我的未来,能够点亮更多乡村孩子们的眼睛。
3、第三天,看到课堂反馈的重要性。
2018年参加第二届青椒培训的时候就开始用了。在近几日的学习中,更是每天打卡五次,让这个闲暇的假日忽然忙碌了起来。
身为老师,深知学生写课后作业的重要性,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找到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的不足。
我也曾经给学生留过录制小视频的作业,当时都是让他们用微信发给我的,因为我微信里的人多,其实不太方便查看。而且不自己迅速保存下来,就没有了记录。如果当时是写在小打卡里的,现在一定还能随时找到那份视频中的感受到的爱。
希望这个简单的小程序,能够成为我今后教学的好帮手。亲爱的老师们,我们一起加油吧!
4、第四天,看到了网师的不容易。
看到了四位名网师的分享,我看到了成为一个网师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网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腔热情,还需要底蕴、知识、技术、团队力量……
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看到窦老师的一节课背后需要六个文件支撑,看到孕期也不忘忙在课程一线的袁老师,倡导网师不做知识搬运工的雷老师,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我觉得我们至少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在我们不是优秀网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当知识的搬运工,带着学生们,看名师的课程,我们自己也学习名师的课程,学习名师的做法。
我相信,点滴积累汇聚成海,知识改变的不仅是命运,还有我承认自己还不够优秀的勇气。
三、小实践
1、装饰了自己的小直播间。
用我所在的学校做了背景图片
2、微认证时候录制过“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的小微课。
录制的时候还不会具体操作,试探性录制。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3、开通了圈子
福宁小学四年级
小书法打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