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读书有很多好处。自由的书令人向往自由,压抑的书令人更加向往自由。
有人反驳我:难道世界上只有这两类书吗?
我的回答是:是的。
类如小说、诗歌、哲学,这些书不管写得如何精彩、令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甚至是在折服中充满认同感,那都是在通过作者放飞的思想在引领读者走上同一条路。
还有学生时代的课本、工具书。不管我们想不想学,它们都会按期发放,还要通过讲台上的“老学究”们,为我们释义传授。
这使我们一生下来,先要付出十几二十几年的青春为此埋单。因为我们一生下来就被灌输了“要做个有用的人”的思想。爷爷奶奶希望你有用,姥爷姥姥希望你有用,父母希望你有用,社会希望你有用,到最后连你都希望自己能堪大用。不管你是学霸还是学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话,即使起不到鞭策的作用,也依然在你心里不缺一席之地。
九十年代以后的几代人,人生初期似乎只有一条路,就是上学读书。
但大多数人没有看见黄金屋,也没有找到颜如玉。家境好的即使书念的一团糟也依然可以上大学,甚至是出国留学。家境不好的能跻身前列的不是没有,但也只是凤毛麟角。
但就是这小概率的凤毛麟角被大肆宣扬以后,
成为了众多“读书人”死读书,读死书的动力。他们读着书,想着通过书中所学换来有朝一日的辉煌。
但就是没有人想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什么会是独木桥?连接独木桥那边的路真的足够宽,足够广吗?
这些人是真的没有走过独木桥,独木桥这边的路窄,另一边的路也一样的窄。
现实是,千军万马早在来时的路上,就被各种规则、财富、人脉按先后次序划分成了一路纵队。
过桥的人,甚至没有留意桥下的潺潺水声。因为他们更怕跌落。仿佛下面是贪婪地注视着他们万丈深渊。如此一来,他们又多了一层因为畏惧而选择过桥动力。可这过了桥就真的是成功者了吗?
跌下去的人中,难道有一些不是因为要铤而走险吗?为此,他们是否又多了一层勇气呢?
桥下有水,水中有鱼。两岸又原木取材,谁知道未来的他们会不会做一条舟,又在不久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般的另辟了蹊径。
社会是一面发大器,即便是如实报道的新闻,也会在千回百转中被放大成狰狞巨兽。
好事,不但要好,还要体现出一种富有人格的高度,并从大胸襟中体现出一种格局。这令人自叹不如的同时更感觉万难做到。
坏事,一定更坏,这个人是十恶不赦,连一点原谅的空间都没有。更不值得理解。谁要理解谁就是他的同类。
我们读了或多或少的书,最后用到的不多,可能看懂新闻,评论区灌水算是一大用途。
那我读书七年和你读书十七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读书或许可以打开人的思维和眼界,但永远达不到思域无疆的境界。书本身就是一种束缚。记住的多了,脑子里就多了一些遮遮挡挡的栅栏。忘记了一些,没准还多了一些空冥。要是都忘了,那一定要记得去瞧医生,没准是阿尔茨海默症晚期。
千万别再信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不然你永远是外行看热闹。
要信就信毛主席的一句话:“实践出真知。”多在实践中锻炼出一些生存本能。
要是想要写作,只要会写字那就可以写了。不要说等我再看多少部小说以后,再写一部小说吧。因为你看与不看,看多看少,都不会妨碍你一书成名,还有大概率的成不了名。这就是犯了走独木桥的毛病。
要时刻记住,你要做的事情永远是一种下水实践的过程,要想吃到鱼,浑水摸鱼才是更高一层的生存技巧。这技巧许就是那书中未有的万般皆下品中的一般品种。但抛开世俗的枷锁,以及你那“高尚”的情操。你就说它香不香吧。
读书可能会影响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不会最终影响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以为张爱玲写得那么好是因为她读的书多吗?那只是她用文字组合出来的一种经历。你觉得她写书的时候是自由还是压抑。我想她先是自由的,她笔下的人物却是各有千秋的压抑。她像上帝一样捏造人物,捏造事件,但这些人和这些事件真的就与她毫无干系吗?所以,当这些人物,事件相辅相成地成了形,才是她压抑的开始。
写致此,我感觉是将自己的渣男特质暴露得淋漓尽致了。我学会读书写字,就又说起了读书多了不好。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但又觉大不同,驴是任人摆布的牲畜。书呢,别看本身不是血肉有情之物,却是被此物著得。一本好书,就是有了道行,成了精,能在不觉间拿捏人的心智。
清醒的时候,有人愿被拿捏吗?要是十根芊芊玉指倒也罢了。不就是一本书嘛。
读书多了不好,这话我也是多少给自己留了些余地。只因我道行太浅,不敢把话说饱。
总之,别指望书能给你带来多少。能把死人演好的不是演员,只可是死人。能把人生演绎得或悲或喜,或精或绝的只能是生活。
读书多了不好,书里讲的都是过去式,即使是憧憬未来的科幻,读罢也成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过去。人往高处走,不进都已算是逆水行舟,不说总是活在过去,时不时地走近过去就好吗?那岂非抑郁不可。
有些人文章如我,写得不咋地。倒先从文字里显现出郁郁寡欢来。明显就是小说读的太多了,进入的“虚拟场景”太多了,写的时候完全的进入状态。
我鄙视这种作者完全进入状态的状态,只会以小见小,而令人见笑。最可笑的是还要硬抓读者进入状态。
书读的多了不好,我不敢说饱,是因为装逼的时候人前一顿引经据典的骚操作,确实很显逼格,能唬住一波。但你也只是活在书中的旧世界里。并没有从自由的思想中挖掘出的独到见解因你而问世。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更何况是书。
少读,读多易中毒。
多写,写多才能遇自己,见未来,享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