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百度上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头驴子外出觅食,发现两堆相距不远的草料。
东边是一大堆干草料,西边是一小堆新鲜的嫩草。
驴子很高兴,跑到大堆的干草料处刚要吃,突然想,西边那堆草料那么新鲜,肯定好吃,此时不去可能会被别的驴子吃掉,于是它就跑到嫩草堆前。
刚要吃,它又想,这堆草虽然很嫩,可别的驴子把那一大堆干草料吃光的话自己就要饿肚子了,还是回去吃干草吧!
就这样,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
这只可怜的驴子,最后饿死在两堆草的中间路上。
这让我想起一句成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但凡驴子的目标明确一点,就不会出现“选择A,担心失去B;选择B,却又担心失去A”这种举棋不定的心理,导致自己陷入绝境。
正如《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上有句话说得好:
“愿望是改变人生的绝佳起点,但无论你想进行何种改变,为自己匹配‘对’的行为都是改善生活的关键。”
简而言之:持久改变的关键,在于为自己匹配真正想做的行为。
驴子如果在外出觅食前就确定自己的目标——吃干草还是嫩草,行动时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1、行动和目标匹配
什么样的行动让我们不会偏航呢?
《福格行为模型》有个标准,称之为“黄金行为”:
①这个行为能让你实现愿望(影响);
②我想做出这个行为(动机);
③我可以做到这个行为(能力)。
把我们想做的和我们能做的行动匹配到一处,清晰而具体,就相当于种下了优质的种子,它们最终能开花结果。
举个例子: 我的大门牙蛀了两颗,但我一直拖着没看牙医。
为什么呢?我害怕拔牙。
看完《福格行为模型》后,我就问自己:
你想笑起来露出一口大白牙吗?——目标
你想去看牙医吗?——动机
你能和牙医预约一下时间吗?——能力
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我要怎么行动呢?
《认知觉醒》这本书告诉我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写下来!
我把预约牙医这件事写在行动清单上,然后就很容易做到了。
最后的结果是牙医把我的大门牙补好了,我笑起来的样子挺美!(目标实现)
这段经历用《认知觉醒》书上的“匹配”原则来讲,就是我的目标和行动之间的难易程度匹配得恰到好处,所以最后才有了我想要的结果出现。
学会匹配后,搞定一切如此简单!
2、学习和难度匹配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书上提到过一个“舒适区边缘”理论:
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
其实,它也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认知觉醒》读者“Amy曹”曾向周岭老师反馈过她学英语的经历:
“原来每天学习一小时我会烦躁,但现在改为每天学习30分钟,时间一到就不学了。这样,我反而可以坚持每天学,不厌倦。”
“以前一直以为多花时间才能学好、才能达到效果,其实那是因为自己急于求成,想要快速见效,反而不容易坚持。现在降低了难度和标准,我的行动力反而能持续增强。”
“Amy曹”的经历告诉我,学习需要循序渐进,让学习的难度在自己能力的最佳承受范围内,往往取得最佳效果。
该怎么做呢?以我写作为例(学习同理),方法很简单:
“刻意练习的四要素看上去各自独立,实际上环环相扣、互联互通,而且它们最终都指向匹配。”(《认知觉醒》)
①目标
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比如我把每天写作拆成写一段话,哪怕只有50个字。
如果目标过于简单,就意味着自己停留在舒适区内不动脑筋地重复。
跳出舒适区的最好办法,就是去收集和发现行动中的要点,即《认知觉醒》书上提到的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
比如我发现写作时取标题时常不得要领,我就在一段时间内把它拎出来,作为重点加以练习。
②专注
当目标清晰之后,极度专注也就自然能做到。
写作本身就是专注的最佳过程,因为它让我主动思考如何用输出倒逼输入,做到知识之间的深度缝接。
③反馈
公开输出是获得反馈的最佳选择,我来到简书,不断写作与友友们互动、寻求反馈,而后自行解决问题。
④匹配
保证自己始终在拉伸区练习,既不太难又感到有些困难,比如我写作要求自己把知识和行动匹配起来打通“知行合一”,这个状态让我始终处于拉伸区,每次我的输出都要预先花很多时间整理相关内容,既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难度适中让我一直处于心流状态。
《认知觉醒》青少版好的状态是让自己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用难度匹配为学习“减负”!
3、情绪与视角匹配
生活中,有很多真实的场景让我们启动本能反应,进而陷入情绪的“旋涡”不能自拔,比如:
孩子不听话时,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生气责骂,而不是耐心地让孩子说出真实想法;
同事没做好工作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责备推诿,而不是心平气和地沟通真实原因;
工作之余明明想看书学习,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安慰自己:拿起手机刷会儿视频、玩会儿游戏,结果“牵出一根绳子,却拉出一头大象”,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事后又焦虑不已……
这些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认知觉醒》书上有个“相机视角”的观点,或许提供了一种参考答案:
“遇到烦心事时,我们会习惯性地启动情绪上的防御模式,习惯于用原始的单一视角看问题,抓着第一判断死死不放”。
虽然我们都知道不良情绪对于事情的解决没有丝毫用处。
解决办法在哪里?
答案是让自己走出单一视角的局限性,让自己这台“落后的相机”学会从多视角观察——换位思考时,就能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变得更加平和包容。
让情绪和视角匹配!
比如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相机”和大人不同,很容易明白他们其实并非存心淘气犯错,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引导孩子表达真实想法,让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面对同事出现的错误,我们可以理解:
每个人带着自己的“相机”对待同一件事,因为各自的镜头、像素或焦点不匹配,自然看到的视角只能处于各自的特定范围之内。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和同事确认事实而不是抱怨情绪,协商一致、采取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比如下班后玩手机的习惯,我们也可以自我接纳,换个视角重新匹配这个问题:
这是大脑发出的信号,它喜欢简单舒适的生活状态,所以娱乐是最佳选择!
但我可以和它进行对话:“该玩的一点儿也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
如果做不到,我们也不必纠结自责,只要坚持自我心理暗示:
“只是暂时忍耐一会儿,先做重要的事情,之后会有半小时或一小时的时间专门玩手机,想怎么玩都行。”
让大脑放弃享受是不可能,但把即时满足和完成目标后的延时满足匹配起来,它是能接受的!
这个方法我亲测有效,比如当我写完这篇长文后,就心安理得地刷视频追剧去了!
因为这是我和大脑的约定,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它每次都很愉快地配合我先完成需要深度思考的事儿——写作!
一句话总结:当情绪和视角匹配后,人生从此进入自我“减负”的快车道!
相信我们的状态也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