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发现儒家的经典《大学》里的开头和《道德经》里的内容极其相似,甚至不知道的话感觉就像一个人写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里面的第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和《道德经》里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讲的都不是要做什么,而是不妄做,只不过儒家叫“知止”,道家叫“吝”,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就这个“知止”和“吝”也跟有的说,可以解释为节俭、珍惜,用在任何地方都合适。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偏爱另一个人,被偏爱的如果足够聪明,就应该知道不能“恃宠而骄”,不能把所拥有的东西一下子花光。
对“本末”的认识,也基本一样,儒家叫“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道家叫“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里还有“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一说。
“格物致知”就更非儒家原创,在《道德经》第十六章就有“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是反复观察自然界事物的发展规律,总结道理,这就是格物致知。另外,这一章也再次强调了本末的关系,和《大学》里的如出一辙。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儒家是从平民百姓的立场来讲这些道理,而老子是从王侯治国的角度给君王讲道理,但内容基本一样,他们反复说的,其实就是“本末”二字,这两个字,很值得琢磨。
“本末”两个字从形状看及其相似,就是分别在“木”的上下各添加一横,用来表示树木的树根和树梢,这是原意。所以,绝对不能本末倒置,把树枝埋进土里,树根漏在外边,这就有违天道,用老子的话,叫“非常”,就是不正常。现在“非常”两个字经常用作褒义,而古代是绝对的贬义,陈琳骂曹操的文章里就写“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意思是,正常人哪能干出这些事来。
小时候不懂这些道理,尤其是上学的时候。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别人的,一个是自己的。先说别人的,有的同学节约自己的生活费,整天不吃饭,就为了有钱能翻墙出去上网。这里面就有两个本末倒置,第一,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来追求自己的精神愉悦,殊不知身体才是一切的根本啊,而玩游戏的快乐只是一时的,这就叫舍本逐末;第二,重视玩乐而不重视学习,这也是只重视叶子而不重视根茎的典型,殊不知没有根的叶子太阳一晒就枯萎了。自己的例子,就在交朋友上,每个人都想有很多朋友,但小时候不懂得,交朋友的前提是自己值得成为别人的朋友,而不是一味地对别人好,这会被别人认为是讨好,反而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怎么样,就是成为班上数一数二的好学生,而不是通过学习其他人的陋习来获得朋友,如抽烟、玩电子游戏。但是小时候不懂啊,现在才明白,自己能记得的那些小学、中学同学,大多是一些好学生,而他们,也一定不缺朋友。
上面是我上学时候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现在再用“本末”来衡量每一件事物。不光是身边,新闻上有很多“舍本逐末”的人和事,比如农村人明明在城市没有任何工作,非要花光积蓄在城里买套房子;比如凑几十万彩礼娶个媳妇儿,一个月就离婚要彩礼的;比如认为别人的升职是因为溜须拍马而不是因为别人的能力的;比如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的(迷信);比如借钱消费而还不上贷款的......等等,这些可能不是多数,但都是分不清本末的例子。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