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说《长恨歌》领读课(二)记录复盘

小说《长恨歌》领读课(二)记录复盘

作者: 布衣暖暖 | 来源:发表于2022-11-11 23:53 被阅读0次

周四的小说领读课的任务是结合小说第二部的阅读,分析小说的情节架构。

《长恨歌》第二部共四章十六小节,每一小章节都可独立成篇,都是一篇小散文。这些小散文是如何连贯在一起,其情节是如何进行架构的?

小说的主人公王琦瑶本是一位闺阁小姐,因参加“上海小姐”的竞选得了第三名,人称“三小姐”,得李主任青睐成为金丝雀。后李主任惨死,她悲痛欲绝回到乡下邬桥。第二部的内容就是从邬桥开始的。

一、二两节分别写了邬桥和外婆,文中有好多处伏笔。如:

“邬桥这种地方,是专门供做避乱的。”

“对那些闹市中沉浮、心怀创伤的人,无疑是个疗治和修养。”

“外乡人的病也是不断根的病入了膏盲的,无论怎么,都是治表不治里。”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便会猜想王琦瑶会来这里。爱人死了,繁华生活的梦像肥皂泡一样破了,她需要换一个地方缓解心情。

于是王琦瑶来了。她来了,就带出了后面阿二的故事。

“早点梦醒未必是好事,趁了还有几年青春,再开个头。”

“她好比从天上掉到地下,先要糊涂一阵才清醒的。”

“人心最经不起撩拨。”

“这孩子难了,此时此刻还不是最难,以后是一步难似一步。”

以上的句子都反映了外婆的心理活动。一方面表明外婆的人间清醒,另一方面也暗示着来到邬桥疗伤的王琦瑶,终究还要回到繁华旧梦之地——上海。

而此时的王琦瑶在美丽的邬桥面前,“眼睛只看到船靠的石壁上,厚厚的绿苔藓,水一拍一拍地打着。”她的心上也像长了苔藓。

“她的心是打散了的,溅了四面八方,哪一日再重新聚拢来,也不免是少了这一块,缺了那一片的。”

小说全文以王琦瑶为中心人物展开,讲述了她和六个男人的故事。第二部主要讲的是她和阿二、康明逊和萨沙的感情经历。

在每一段感情经历里,男性都是支配者,王琦瑶是处在被支配的地位的被动者。

她先是觉察到别人对自己的情感,开始摇摆不定,然后顺其自然,接受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然而遭遇到男性来自各方面的重重阻力,最后被抛弃。

王琦瑶的每段感情经历都可谓是前段经历的再现。爱情从萌发到结束,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悲剧。

第三小节阿二出现,讲述了邬桥的阿二前后状态的对比。

王琦瑶在邬桥,是住舅外公的家。舅外公开了个酱园店,阿二是过来送豆腐的。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阿二还是一个学生,情窦初开,他喜欢上王琦瑶,对她产生一种虚幻的感情。

在王琦瑶没来之前,“阿二是邬桥的孤独者”,“他觉着自己也成了那世界裁剪的边角料,裁又没裁好,身子裁在这里,心却裁了那里。”

遇见王琦瑶之后,“有一天,阿二走过酱园店,看见王琦瑶坐在里头,心里忽有种触电般的相通感觉,他惊奇地想:这才是我的影子呢!”

阿二对王琦瑶的情感是虚幻的,实际上是对大都市繁华梦的渴望。

在这段感情经历里,情节是弱化的。作者没有大肆讲述他们之间的相遇、相知,而是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写来讲述阿二的心。这段懵懵懂懂的感情就像昙花一现,终究成了过眼烟云,所以作者没有花费很多笔墨来写。

阿二走了,去了上海,唤起了王琦瑶的心。邬桥里关于上海的广告也唤起了她回去的心。

第六小节里王琦瑶还是回了上海,住在平安里。

这里的“弄堂”曲折深长、藏污纳垢,“小心火烛的摇铃声声有些温爱”,“一日的生计是在喧嚣中拉开帷幕”。“这样的平安里,别人看是一片迷乱,而它们自己却是清醒的,各自守着各自的心,过着有些挣扎的日月。”

这一部分先从整体到局部写外部环境,再写王琦瑶的房间。一切的静态景物都是伏笔,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情节预示。

王琦瑶到护士教习所学了三个月,自己开了一个小诊所,专门给病人打针。正是因为此,她才认识了严师母。然后认识毛毛娘舅也就是康明逊,还有萨沙。

王琦瑶的每一段感情经历,都是短暂的相聚又别离,有种宿命般轮回之感。王琦瑶一直在顺其自然,追求细水长流,却一而再地被外在压力压迫,促使她的追求变成了泡影。情节是一环套一环,没有多余的废话。

严师母是配角中比较关键的人物,她和第一部分的蒋丽莉以及后文中的张永红一样,在王琦瑶的感情生活中构成了三角格局。

在第一部分中,程先生喜欢上了,蒋丽莉与王琦瑶便疏远了。

第二部分,康明逊与王琦瑶产生了瓜葛,严师母与王琦瑶也心生芥蒂。

后面因为同样原因,张永红与王琦瑶也疏远了。

在这些三角格局中,作者设置友情的矛盾都由男性而起,两个女人之间因为男人而产生间隙。

在王琦瑶的这些情感经历中,她和康明逊的过程写得最详细。这段感情不被世俗看好,康明逊承受着家庭的重重压力,他只敢背地里跟王琦瑶来往。他们之间有了一个孩子,康明逊不敢认,让萨沙当替罪羊。

在这段经历中,王琦瑶是满怀希望的,她希望与康明逊之间的感情能够细水长流。

所以,作者在这一部分花费的笔墨很多。康明逊是在严师母家遇到王琦瑶的。他们的相处是极其生活化的,刚开始,康明逊教俩人打桥牌,三个人讲故事、算命。你上我家里来,我到你家里去,打麻将、聊天、喝下午茶、去俱乐部喝咖啡、围炉夜话。在这种你来我往中,康明逊爱上了女主。

在这些围炉夜话的片段中,人物之间有争吵,有合作,有默契,他们互相取暖,打发经年累月。

康明逊与王琦瑶玩起了暧昧,两人相处时的谈话,都是话里有话。

“王琦瑶与康明逊的问与答,就像是捉迷藏。捉的只是一门心思去捉,藏的却又两重心,又是怕捉,又是怕不来捉,于是又要逃又要招惹的。”

第三章第一小节两人之间的对话似乎是在博弈,又像是在打太极,心中都有顾虑,不敢踏出那一步。作者将这种感情前戏抓得透彻。

等终于捅破了窗户,王琦瑶似乎要实现了她的愿望,咔,作者在这里给掐断了,给俩人设置了阻碍:来自严师母的不满、来自家庭的压力。

因为他们的爱情不被世俗接受,俩人不敢去想将来的事,反而更珍惜眼前。虽然,他们在零零碎碎中体会到温爱,但是更大的阻碍来了。王琦瑶怀孕了。

“倘若不是后来的那件事发生,他们几乎以为日子会一径这么下去,把那将来推,推,推来推去,直推进眼不见心不烦的幽冥之中。”

怀孕的事让他们的幻想彻底成为泡影,他们焦急,产生口角,时间长了就开始倦怠。王琦瑶深陷情爱之中,想起了一个损招,让萨沙当替罪羊。

故事继续向前发展,萨沙几次带王琦瑶去看医生,王琦瑶都借故回来了。

萨沙还是挺了解王琦瑶的,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但是作者也没有将他写得很坏,一直照料怀孕的王琦瑶,直到他离开。

然后,王琦瑶遇上了程先生。程先生和王琦瑶再次趋于亲密,细心照料王琦瑶。从初识到分开到相逢,绕了一个圈后,似乎又回到了初识状态。

作者在这种形式上有意设置了一个闭环,首尾相接。相接点处却已经物是人非事事休。

总结:作者在情节上用了一种复式结构和三角格局。情节设计的伏笔值得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长恨歌》领读课(二)记录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xh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