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在广场前面的位置。我们都是一个学院的,在这里等车。我注意到这个大姐显然与我们这些年轻人格格不入。她双手交叉置于胸前,来回踱步。一开始没在意,猜想莫非是做媒的人?最近经常看到这类人有点联想了。其实不然。

图中这位大哥,正在用剪子修手指甲,这一秒我才发现的。我真正注意到他的时候,是他满头的白发。我想,他肯定是某个同学的爸爸,其实,谁的父母都会老啊,那个同学也会感慨时间吧?以前没有思考这个角度。想着,想着,情况变了。

后来才发现,他们是两夫妻。他们没有站在一起,有事情说时才会凑在一块儿。莫非他们关系也不好吧?也不对,可能是两个人合伙做媒的呢?他们在等联系人吧。

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确定那是两夫妻了。图中绿色行李箱旁边秀气的姑娘是他们的女儿。这时候,她爸爸交待了她几句话就先离开了,应该是有事吧?很可能是上班去了。妈妈留下来陪女儿。

我思考了。明明知道要走,送别有什么意义?这次出门,也是我妈妈送我到车站的。哦,知道了,他们只是为了能多看我们几眼。发现那个姑娘姑娘穿得很可爱,洋气。扎着可爱的丸子头,头发乌黑发亮。身穿黑色卫衣,七分牛仔裤,白色鞋子上还配有两个红色小毛球。这就是年轻,朝气。对比她的父母,爸妈穿得就略显寒酸了。这种差别式的对比,能怪姑娘吗?一大波的等车的同学不都是这样吗?父母总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定睛观察,那个妈妈忽然不知道从哪里抽出一百元钱,皱巴巴的,卷成棍子状,塞给她女儿。女儿肯定是不要,倔不过母亲。好熟悉的画面,出门在外,用钱的地方多,他们总是这么想。

想到这里,眼眶都湿润了。不过感动远远不止这些。画面中出现一对父女,站在白色摩托车旁边。细心的你会注意到父亲身前的吉他。其实方才他是背在自己背上的,也是那把吉他让我注意到他。他女儿应该是个艺体生吧?很会弹吉他,是他的骄傲。他们在那里聊得很开心的样子,毕竟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不长吧。不过还是要离开啊。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的社会,这话不实用了。求学需要,不得背井离乡。
好吧,别想那么多。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