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不想做贼,可白狗要他做。”《白虎关》第二十章第二段话,有点像包菜心,它先长出来,然后再去长层层叠叠的叶子。
很多理由,看起来冠冕堂皇,其实都是妄念在作祟。一个人若没有自己的主心骨,就会沦为他人的工具。纷纷扰扰的世间事,就喜欢贪着六根六尘六识,然后大做文章。
做贼也很难,猛子觉得:“毕竟是做贼,啥都睁了眼望自己,天地,星星,树木,房屋……都睁了贼眼望他。”看看,人在“替天行道”时,道不正,天地都会有所折射。
世界是心的倒影,心也是世界的倒影,它们倒来倒去,无非是要人明白心的真相,千万别随波逐流。猛子之前偷人,觉得自己“有本事”。现在做贼,不但没有底气,而且心里发慌。
白狗觉得自己有“正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的,就把“整”大头当成了一种“伸张正义”。孟子老人家要是知道两个混小子这样糊涂,不生气才怪呢。如果他们的文化素养达到一定的程度,就算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考虑周全。
他们看不惯别人的“牛”,一方面是自己内在的“自卑”在作怪,另一方面是“年轻气盛”在作怪。不管怎么作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干法,与其打抱不平,不如把自己心中的“不平”整平坦。
圣贤们知道大道有其发展规律,无论自己怎么干预都无济于事,所以他们宁可观自在。而那些跳梁小丑们偏要秀一秀自己的能耐,没想到偷鸡不成反噬把米,还闹成了大笑话,给自己的人生沾上了污点。
人类的悲剧,总是比喜剧耐嚼。大头那夜喝醉了,呕吐出来的东西,把他家的狗给弄醉了,自己也醉得一塌糊涂,连会兰子给他戴绿帽子也不知道。大情节里套着小情节,人性深处的不堪就这样被揭发出来了。
猛子和白狗把偷到手的黄豆藏到了沙窝里,没想到竟然牵连了无辜的王秃子,他被警察屈打成招,给他们俩做了“替罪羊”。叫别人做替罪羊,他们心里不可好过,没想到白狗竟然自己去投案了。
一个看似单纯的整人事件,牵连了多少人啊。凡人畏果,菩萨畏因。很多人以为事情会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没想到“偷奶酪”的人一多,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控制局面。雪漠老师写的故事特别“土”,但是寓言性很强,总是能让人从中检省自己。
以前在农村,类似的鸡鸣狗盗很多,有的被人按下去了,有的按下去了又浮起来,还有的根本就见不了天光……不管怎样,人都要行得端、坐得正,哪怕看别人不顺眼,也要学会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
生活是最大的舞台,每个人都想在其中表演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恰恰是这些“毒”让自己误入歧途。还好,有“歧途”,就有人迷途知返。对白狗的“自首”,猛子这样说:“不管咋说,这白狗有骨头,有脑髓,有三分男气。”
但猛子的心还是吊在半空中,他担心白狗把他给招了。自己酿的苦果,必须自己尝。雪漠老师又埋下了伏笔,会兰子骂大街时的那些话,竟然如预言一样,会在他和月儿的婚姻中显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