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不讲就出局的主题是“未来已来”,然后我最近比较少的关注未来的信息,但回顾了一下自己工作,感觉如果从工作中找到规律,然后有人能把这规律进行数据模型化编程,那这个程序是不是也算是能代表未来的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比如最近工作中了解‘软件的用户增长’方法,可通过“埋点”的方法搜集用户信息,加上问卷调研,了解付费用户的模型,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获取相关用户。
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偏主观,搜集的结果多是感性的描述词,通过问卷、评论、讨论而来,定量分析偏客观,搜集的比如PV,UV,日活,月活,日活的变化,月活的变化,页面流量变化,功能使用数量,从后台数据‘埋点’数据统计而来。
通过两者调研方法的结合,来搜集用户的习惯,比如有一款软件根据日活的起伏时间段变化,调查搜集问卷,最后就搜集到用户在晚上睡觉前,上下班的路上使用得多,那么这款软件就可针对这些场景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用户粘性。
还有比如付款购物的流程,在相同一段时间内,付款流程中各个页面步骤的访问量变化,从页面的流失率,转化率,看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是不是要优化交互,从识别性,易用性,友好型等改善。
日活的访问页面百分比看哪些时候访问得多,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场景,比如早高峰、下午高峰和晚上12点多,说明上下班时间,睡前时用户有使用习惯,从用户使用时长和相应的人数看深度用户多不多?
获取用户的方式有亚马逊的实时竞价广告系统,针对用户搜索过、关注的却未购买的商品,记录到用户的信息中,于是当用户看所有有广告系统的网站都会给相应同类广告页面。
FBX的方式是,广告主想要让访问过自己网站的并且使用Facebook的人能在facebook看到自己的广告,并且再次访问自己的产品,达到购买。
感觉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比如如何提高用户增长,如果能把规律编程,那这个程序就是机器人了吧,不知道是不是想简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