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将自己的反思指导实践

如何将自己的反思指导实践

作者: 子路求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7-26 15:55 被阅读0次

    最近读了一篇刘澜老师的《领导力》解决挑战性难题,这周读了关于反思的章节,到底什么是反思呢?曾经我是这样认为的:反思就是把自己做过的事,重新思考一遍,刘澜老师下的定义是:思之再思。反思根据时间的不同:事前的反思,事中的反思、事后反思,这样说来自己的反思是事后反思的一种,如何把事后反思调整为事前和事中呢?

    事前进行预判,比如说在我写文章的时候,突然电话铃响了,这个时候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拿起电话,而是首先进行预判,这个电话在这个时间段应该是谁打来的,有了预判对象,就会预判对方谈话的内容,在接电话的时候看到来电显示的名字, 就可以验证自己的预判是否正确,如果与自己的预判不符,看到来电的名字之后,就可以进行再次判断对方是谁?打自己电话是做什么?

    这样就可以从事后反思提升到事前反思。

    事中反思比较耗费能量,比如在和对方聊天的时候,一边和对方聊天一边听着自己和对方的谈话,目前来讲自己还没有做到事中反思,事中反思刘老师称之为:走上看台 或者走向山顶。

    为了及时提醒自己:对于反思的不同时间,自己制定了一个小技巧:事前预判、事中觉察、事后调整。

    反思首先分类,下一步就是分步。在反思的要素中刘澜老师也提到四个步骤:

    抽身而出

    放下情感

    转换视角

    指导实践

    抽身而出,老师在讲这个的时候,我的画面感就是想到孙悟空,他每次都抽根猴毛把自己定在那里,然后自己抽身而出,去外界去打探情况,而作为反思的个体,自己需要置身事外,从事件中抽离出来,当然也可以借助外力,和别人聊天,听别人的经验 也是一种抽身而出的方式。

    放下情感,在我们反思过程中,对于没有经过刻意练习的同学,反思的都是自己情感有触动的点,这个时候让我们放下情感是蛮难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其他词汇,比如我作为总包单位的员工在和建设单位的同行聊天的时候,就需要把自己的身份抽离开,xx建筑公司对待这个事情是怎么看,这个聊的时候,就可以放下情感,从而进行分析事情发生的过程。

    转换视角,换人思考,面对这个问题,如果老板面对他会怎么思考,如果刘澜老师面对他会怎么思考?万维刚老师也谈到一个观点:10/10/10法则,当我们对一件事有畏难情绪的时候,想一想如果10分钟后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10个月后自己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10年后呢?自己又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指导实践,如果一个反思之后自己不能提炼出有效的指导实践的方法,那这个反思也就反思的深度不够,没有起到反思的效果,需要反思自己的反思。

    这一段实践自己学习的内容都是哪里的呢?

    1、刘澜老师的公众号文章,读老师的书

    2、酵母课程里面的内容

    3、志华个人成长训练营里面的内容

    4、混沌大学里面的内容

    对于以上的学习内容哪一些自己收获最大呢?目前看来是刘澜老师课程内容里面的,为什么?因为每天自己都会在思考,有了思考就会有收获,自己还在刘澜老师微信交流群里面,自己没有懈怠,如果自己从交流群里面淘汰出去,自己还会感觉收获大吗?

    估计这个时候就会降低自己的收获感,所以自己的收获感不应该作为自己的收获,而应该是指导实践活动的。

    刘澜领导力:动员群众,解决难题,群众是别人吗?有的时候也应该是自己,动员自己解决难题,在解决难题之前首先发现问题,这个问题也有可能是技术性问题,动员他人解决难题之前,可以动员自己,解决技术性问题。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

    1、每周进行反思的时候,感觉没有什么素材,可以挖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自己事情没有进行记录,应该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进行记录一下。

    2、每天时间被自己进行碎片化切割,看视频号的时间过长,被浪费掉了。

    3、晚上睡觉时间太晚,11点30分左右睡觉,早上起床时间太晚,应该早睡早起,每天10点30分睡觉,第二天早上5点30份起床 ,时间用来做什么反思,看书。

    以上是个人层面的反思,如何带领组织层面进行反思什么呢?

    刘澜老师提到几个关键词:回顾、分析、探索、提炼、分享如何把这个方法论运用到个人实践中去呢?这让我想起007写作社群的小乔教练分享的方法论:学方法+快实践+常突破,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效能。

    2020年7月26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将自己的反思指导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ow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