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以前,偏僻的山村大多数没通电,依稀中,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里,还能闻到煤油灯燃烧时发出的气味,地上的一只灯影摇曳。后来有了电灯,也是极低的瓦数,照不清人的脸,更看不了多远,昏幽幽,读书写字也很勉强,但对乌漆嘛黑的山村来讲,那已是极亮的光。幸福就是这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江南春夏的雷电,带着火花,总沿着电线往屋里爬,像魔鬼的触角,狰狞恐怖;冬天的冰雪,也比现在要凌厉,电线年年能冻出“大鼻涕”,气候,总和电力的提升,工业的发展脱不开干系。
因为恶劣天气影响,煤油灯和蜡烛,依然是生活的必需品。没有电的世界,人要少很多想法,那时候八点睡觉都算晚了。如果现在晚上按时拉闸停电,估计也能改掉不少人的毛病。
但再往前至五六十年代之前,油灯蜡烛对大部分穷人来讲,却是一种极其奢侈的消费。远古与近代,劳动人民的苦寒生活,在传统保守的习俗中,似乎差距变化不了哪儿去。
想来古代穷人的生活,画面不会是影视剧中表现的那般唯美,烛光摇曳。
烛之起源
燃薪为烛:薪,柴火也,应该算最远古的照明方法。远在周代以前,人类燃烧薪柴,作为照明之用。薪柴,古代称“荆燋”,或称“烛”。春秋时,晏子在齐景公处饮酒,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景公回头对侍者说: “具火”,这里的“火”,即“烛”。直到汉魏以后,才有“灯烛”这个照明专用名字,而屋外仍燃薪为烛。
古人夜间要宴请客人,或者人较多时,则在庭院内点燃很多薪烛,名谓“庭燎“。燃于门外,则叫“大烛”;都是“照众四明”。凡是庭燎,大烛,都由人用手拿着。按照周代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能在庭燎时燃烛一百,其他诸侯等不能僭用。但齐桓公却无视周朝这一规定,也来个“庭燎一百”,由于当时周逐渐衰弱,对此也无可奈何,也就只能放之任之。从此,各国诸侯都仿效齐恒公,有时也来一个“庭燎一百”,以此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
到了战国,才出现油灯,这是我国照明习俗的一次重大改革。在当时的楚国,就有一种燃点动物油脂的灯。屈原在《楚辞》中就提到“兰膏明烛”。膏,就是指兽类脂肪兰膏,就是往其中添加香料。
《太平御览》引《三秦记》记载:始皇冢……燃鲸鱼膏为灯。意思是秦始皇陵的长明灯,是用鲸油为原料。此“鲸”到底是海豚,或者是小型鲸类未可知,但肯定不是两千年以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掀起的那种捕鲸潮中针对的抹香鲸座头鲸等,鲸油那时候支撑起了西方所有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在秦朝,世界人民的捕鱼技术,还远无法对付这种深海巨兽。鲸油的使用,至今也只有一千多年。
那时的陆地,森林和动物资源还是相当原始富足的,亚洲象、犀牛、老虎等,但动物油脂在低温下易凝固,在使用前,必须先加温溶解,使用的时候,费时费力,动物油脂也是主要的食用油来源,也比较珍贵,一般人家也是消费不起的。
到汉代,高档点的照明方法,依然是点油膏灯,植物油也进入了我们美食烹饪中,之前,人们已经能够从杏仁、乌桕上提取出来油,但主要用来点灯。
魏晋时期,人们才开始专门以蜡作烛,称为“蜜烛”。
据近代乡村的老人讲,在农村,以前哪怕是点植物油也要家境好些的才可能,一般常见的是桐油、茶籽油、菜籽油等,而茶籽油和菜籽油也是难得有的食用油,所以,桐油灯,在某一阶段,使用会普遍些。
余光中·《桐油灯》:記得在河的上游 也就是路的起點 有一個地方叫從前 有一盞桐油燈亮著 燈下有一個孩子 吚唔念他的古文……还有毛主席故居的桐油灯,都是很好的见证。
古老的薪烛
燃薪为烛,并不是随便拿根柴火点燃了当烛用。
在赣西北,古代沿用到近代的一种薪烛原料,是竹篾子,需要经过一项神秘的加工。即把竹子剖开,劈成一厘米宽两三尺长的竹片,几十片扎成一捆,放到田里烂泥中埋起来,三四个月以后,再取出来晒干待用,赣西北自明代开始,棚民带来了竹子造纸技术,想必沤竹的原理,源于漂塘沤竹麻的灵感,有效破坏了竹子油脂的活性。
在墙上,再用泥敷出圆形的烛台,用竹片插出卡槽,被泥沤过的竹片,燃烧得慢,火苗和蜡烛一样,烟小,还不会残留竹炭在烛上,烧了拇指长就自动掉下来,而且掉到地上的竹炭是黑色的,不含火,不会烫人的脚,更不会引起火灾。
如果是夜行,就拿一把竹片子点燃,也能走个三四里路,如果再稍远一点,随身再带一把。竹子本身也富含油脂,很容易点燃,这是一个很环保节约的薪火材料,那时,人们常年在田地一角埋着这种竹片子。
松明子,客家话叫枞康,是山上松树枯死后,外皮老化腐蚀,松树的油脂经过收缩,渗透凝聚于整棵木心,与木绺丝相互交融,变成奇形怪状透明的松树琥珀,也叫松树阴沉木。一般有松树林里,很容易发现,人们常随手捡回去,用来烧柴灶时引火用,在我们小时候,晚上提了枞康络——用铁线编的网兜,点燃松明子,去水田里攒泥鳅捡田螺。松明子易燃耐烧,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烟尘太大,拿来当柴烧,烟尘很快增厚锅底,也容易堵了烟囱,但引火是比较耐用的,只要削一点薄片即可。
但在没有电的年代,松明子同样也是很多人家日常的照明材料,有专门用来燃烧松明子的烛台,因为烟尘和松脂味太大,只能点在天井过道等地方。
传统的火把制作,在上古时期,先民把动植物油脂涂抹在树枝、蒿草、木片上,捆扎起来,制成火把,用于夜间照明。公元前三世纪的先秦时期,人们把布缠在空心的芦苇管上,倒入蜡汁,点燃用来照明,出现了蜡烛的雏形。
三峡考古队1999年在三峡库区的涪陵石沱墓地发掘出土一盏宋代“省油灯”,与宋代诗人陆游的描述完全一样,“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陆游说此地所产的省油灯是带有夹层的灯盏,灯体的一边有一小孔,可以往里注入清水。一般的灯盏被高温燃烧的灯油所灼烤,灯油耗得颇快,而这省油灯则不同,使用的时候往往可省将近一半的灯油。
明清时期,省油灯又变成不带注水口的封闭式长流弧形灯。
在清朝末年,煤油灯被引入我国。到五六十年代,说起来是在我国农村普遍使用,但事实上,对于贫穷落后的地区,糊口都是件难事,不管是哪种油灯,都显得奢华。古老的燃薪为烛,以此获得黑夜之光,并不遥远,就是我们上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