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我们欠的电影票不是宫崎骏的,是一场关于自己成长的电影票

我们欠的电影票不是宫崎骏的,是一场关于自己成长的电影票

作者: 晋牌喵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17:42 被阅读5次

《千与千寻》2001年上映,是宫崎骏进入21世纪的第一部神作,它开创了并保持着多个“日本第一”。《千与千寻》以304亿日元的票房成绩,位居日本电影票房第一位。到现在,依然保持着2350万人次的最高观影人数记录。同时,它还是首部同时荣获金熊奖和奥斯卡的动画电影。

在豆瓣上有着9.3分的超高评分,同时位于豆瓣电影Top250的第7位。

神作绝非偶然,这部拥有着超高赞誉的作品,不仅有惊艳绝伦的质感画面,

还有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中,无不透露着导演的用心良苦。

一、巧妙的时代背景设计

《千与千寻》上映时间为2001年。制作是在2000年2月到2001年7月,真正意义上跨越了两个世纪。对于这个具有历史性的时间点,宫崎骏也是在电影中处处体现。

在电影开始,千寻一家驱车前往新家。途径的公路是位于日本JR线的“四方津”站附近。为了完整呈现当地景观,担任背景制作的主创,甚至到当地进行了周密的实地考察。而宫崎骏明确体现这处场景,是因为这个地方处于日本的“20号国道”。

路途中一个岔路口,路标上明显标识着“21号国道”。但事实上,20、21号国道位于日本的不同地方,不仅没有一处的交叉,而且距离相距甚远。宫崎骏在电影中将两者安排在一处,是对20世纪到21世纪更迭的有意为之。而千寻一家乘坐的汽车,车牌号“へ1901”,“从20世纪而来”,不也是跨入新世纪的一处明示吗?

《千与千寻》的主角,则设定为一名10岁的少女。用宫崎骏自己的说法,这是送给“10岁小朋友们”的故事。

根据电影公映时间推算,千寻出生于1991年,正好是处于经济泡沫的日本,也就是所谓的“失去的十年”。这段时间出生的孩子,被称为“Lost Generation”(迷失的一代)。不难想象,千寻正是折射了这一代人,寻找迷失的自我、走向新生活,也是对这一代人的一个美好希冀。

二、双胞胎姐妹的人物塑造

虽然千寻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但根据宫崎骏的描述,对于角色塑造,双胞胎姐妹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刚开始姐妹俩的设定是,姐姐钱婆婆又高又瘦,画稿上标注“魔法和钱财强大”;妹妹汤婆婆则身材矮小、头部硕大,“心中充满自卑”。

而在电影中呈现的魔女姐妹,无法从外貌上加以区分,但可以通过气质、性格中,显而易见的不同辨别。姐姐慈爱温柔,妹妹霸道贪婪;姐姐住在“沼之底”,妹妹是在“天”上的油屋。

而在影片中,钱婆婆说:“我们两个人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但却总是合不来”。这种一阴一阳、一明一暗的对比,也代表人性以及其他事物的正反面。

三、片名饱含寓意

很多人看到《千与千寻》的片名,都会疑惑:这部电影好像讲述的是名字相似的两个人的故事。

而它的日本片名为「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同样包含着两个名字。当时担任制片人的铃木敏夫曾建议采用「千の神隠し」的片名,但在宫崎骏的强烈坚持下,最终没有修改。根据“两个人加起来才是完整一个人”,我们也不难理解导演的用意。

而千寻的“寻”字,有着寻找的意思。“神隠し”指隐藏起来的神明。被污染的河神而成为腐臭神,因河流枯竭而失去自己的小白,都在油屋因为千的帮助而重获新生。

与此对应,是在电影结尾,钱婆婆送给千一根头绳。而头绳在日语中写为“髪留め”,“髪”与“神”发音相同,所以头绳也有“留住神”之意。

四、自我成长的治愈之旅

宫崎骏早在之前就曾表示过,对于灵魂的探索,对于一切自然神灵的敬畏,是他永不曾改变的主题。

同样在《千与千寻》中,油屋是个供神灵洗浴的地方。在这里企图不劳而获的人,都变成了猪。

而锅炉爷爷那里满满的药材,浴场里林林总总的药用浴池,无时不刻地体现着治疗之意。

同时,宫崎骏热衷于在电影中通过不同的故事,执着地追问:“你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去”。千寻在油屋寻找着回到原来世界的办法。

而被津津乐道的跨海之旅,是导演心中影片的高潮之处。“在这部电影中,千乘上电车的一幕,是让我最高兴。”通过这个旅程,汤婆婆的孩子变得更勇敢,无处可归的无脸怪也找到了归宿。

同行的伙伴都在这场旅行中,经历一场自我成长、找回自我的过程。而电影中的其他人物,小白、千寻父母、汤鸟、腐臭神等,将他们的经历重合,便成为了电影“迷失-寻找-回归”的主题。

这是一场认识自我,回归原点的治愈之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欠的电影票不是宫崎骏的,是一场关于自己成长的电影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ts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