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色,戒》读后感

作者: 在下秦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19:35 被阅读0次

本来秦公子这几日想再看一遍电影版的《色,戒》,无奈这部片子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已经下线了。于是,秦公子就把张爱玲的原著找来,一方面重温剧情,另一方面也想看看张爱玲自己对这部作品的诠释。

老实说,以前从未看过张爱玲的文字,因为很多朋友以及网上的评论都在说她的文字比较小资,只适合文艺女青年看,所以很长时间内,秦公子都对她的作品敬而远之。

不过看完这篇《色,戒》之后,秦公子发现,小资只是表象,张爱玲的文字,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是异于常人的,而且,她驾驭文字的能力,也配得上世人对她的爱戴。

不得不说,这部小说,颠覆了秦公子对张爱玲的偏见,人性从来不分文青不文青。

她的文字,就像一把无情的大手,能撕开任何想要伪装或者躲藏起来的人性,而且,她特别擅长的是,用一种看似唯美的文字,来反衬这些人性,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情爱,使其更加血淋淋。

小说从牌桌上的钻石宴而起,也从牌桌上的喧闹结束。张爱玲异常清醒的明白,再惊心动魄的爱情,也不过就是打牌间隙,他人口中的谈资。这种旁观者的角度,对于噬爱如命的人,是何等的讽刺。

在秦公子看来,《色,戒》想要展现的,是男女在情欲面前的不同选择,而这种不同选择的根源,来源于张爱玲自己内心的矛盾:她既对爱情充满渴望,又对人性充满悲观。

小说的人设:

一个追求进步的女大学生,爱上了一个民族的叛徒;

一个没有性经验的女孩子,爱上了床笫之欢的施虐者;

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爱上了一个她最不可能爱上的人;

一个舍命救爱的女人,当天即倒在了她所救的人枪下。

小说通过持续地反衬,将张爱玲这种矛盾的心理一步步放大,直至最后爆发。自然,读者的心也在爆发之后,随即陷入长久的沉默。

从篇幅上来说,王佳芝是这部小说的主角,但全文的点睛之笔,却是易先生,虽然关于他的内心只有短短的三段文字。

他不在看她,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本来以为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样的奇遇。当然也是权势的魔力。那倒还犹可,他的权力与他本人多少是分不开的。对女人,礼也是非送不可的,不过送早了就像是看不起她。明知是这么回事,不让他自我陶醉一下,不免怃然。

他对战局并不乐观。知道他将来怎样?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第一段描写,是在王佳芝让他逃走之前,为什么他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因为他本就生性多疑,同时骨子里又有一些自卑,他个子矮,又人过中年,所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投怀送抱,他只能将其归为权力的魔力。

第二段描写,是在他枪毙王佳芝之后。他确认了王佳芝对自己的感情,也从极度自卑变成了极度自负,他为自己找到的借口是无毒不丈夫。他将他与王佳芝的关系定位为猎人与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论他对王佳芝做了什么,王佳芝都会百分百的爱他,这是他对她的终极占有。

所以说,易其实是一个极度自恋的人,因为他永远都没有错,同时也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他理解的爱情就是占有。

这哪是成年人的爱情观,分明就是个孩子。

反观王佳芝,铺墨颇多,大量的细节描写,自始至终的摇摆心理,终于感性占了上风,放走了易先生,却随即遭枪杀,没有活过当夜十点。

所以说,在张爱玲眼里,女人都是为爱情而生的,女人在爱情中都是付出型的。遇到自己心动的人,宁肯自己香消玉殒,也要成全对方。

而现实生活中,为爱无条件付出的,只有母亲。

极度渴望爱情,又不相信爱情,这就是张爱玲。

因色而爱,为爱而戒,是为《色,戒》。

相关文章

  • 【影评】色戒

    片名:色,戒(Lust, Caution) 导演: 李安 编剧: 王蕙玲、詹姆斯·夏慕斯、张爱玲(根据张爱玲《色戒...

  • 张爱玲《色,戒》读后感

    本来秦公子这几日想再看一遍电影版的《色,戒》,无奈这部片子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已经下线了。于是,秦公子就把张爱玲的原著...

  • 张爱玲色戒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写于1950年。 这部小说深得张爱玲的喜爱,她虽然在1950年就完成书稿,但是却经过近3...

  • 张爱玲原著《色 戒 》读后感

    下午读张爱玲原著作品《怨女》和《色戒》,心情很低落,无法言说。 据说这两部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我很少看电影,总觉得...

  • 色戒——张爱玲的《色戒》随想

    他从楼梯上走下来,他结实的手臂轻轻蹭过粗砺的墙壁。 楼梯的灯光隐约的笼罩在他的身上,经过他宽阔的肩膀,经过他毛躁的...

  • 张爱玲与《色,戒》

    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在大多数...

  • 语音码字-浅析张爱玲《色戒》

    张爱玲作为民国时代大师,是女性文学的代表,言情小说的开山鼻祖。 今天来劝说说张爱玲的《色戒》。 《色戒》在李安未开...

  • 《色,戒》引发的思考一

    《色,戒》引发的思考 摘要 一部《色,戒》倾注张爱玲了28年的心血和才情,终于凝聚毕生...

  • 你看过《色戒》吗,你怎么回答孩子从哪里来?

    前几天无意中翻看到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色·戒》写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才发表。 虽然《色·戒》在社...

  • 阅读日记59--《怨女》

    今日阅读张爱玲《怨女》中的《色,戒》,《相见欢》,P239~P287,计49面。 《色,戒》是以抗日时期为背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爱玲《色,戒》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ts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