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 苏苏Sawsan | 来源:发表于2023-08-05 23:57 被阅读0次

人格:

依赖性任性独立型人格

孩子:妈妈怎么办?这事不怪我,他们要求的

独立型:这事是我的问题、这事我能够担当、这事我能够想办法

️主动积极

从刺激到反应存在着巨大的空间:第三选择

什么叫做自由?自由就是打破社会的惯性。这个社会的惯性就是你刺激了我,我就要有反应,你偷了我的东西,我就要生气。但实际上你会发现,当你能够打破这个社会的惯性的时候,中间选择的空间巨大,就是我选择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这件事情。一个真正积极主动的人是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

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所以史蒂芬·柯维认为说,你必须得能够坚持有选择。而有选择这件事情需要有四件东西支撑: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有这四个东西,你才能够真的做到不会轻易地放弃选择的权利。

积极还有第二个定义就是我们的人生当中有一个影响圈,有一个关注圈,中间的部分叫影响圈,外边这部分叫关注圈。

❶影响圈

就是你做了力所能及可以改变的东西,

❷关注圈

是你只能评论,只能发表意见,只能生闷气,但是你改变不了它的东西。

所以,一个积极的人应该把精力放在哪个圈呢?这是我认为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人士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把精力放在影响圈当中做事。如果你天天焦虑,天天痛苦,天天骂别人,天天指责,天天找借口,这都是在关注圈里下功夫,你的影响圈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所以当你在很多事上,遇到彷徨,遇到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问一下自己什么是影响圈,什么是关注圈。我努力地在影响圈当中发力,我的事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不抱怨。

那你说是不是根本就不关注呢?当然可以关注了,但是不要下那么大功夫,关注一下就好了。但是精力一定要放在影响圈当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哪儿来那么大功夫,好好地读两本书,好好地学习,努力地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精进,这才是影响圈。

第一个习惯,叫积极主动。从今天开始,你知道了什么叫积极主动。第一有选择,第二要选择做影响圈的事,而不是关注圈的事,当然这个事没那么容易。

❤️ 你是自己努力想办法去改进它还是你坐在那儿不停地抱怨,这决定了影响圈跟关注圈的根本分界线。

️以终为始

说每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面临着两次创造,一次是在头脑当中创造出来,一次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创造出来。

所以假如你要做一个事情的话,在脑中的创造部分就对应着我们平常所说的领导,领导就是你首先得能够知道我要去哪儿。然后在实际的行动当中,那个创作的过程,就是管理,管理就是我要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但是领导是我首先得知道做这件事是好的,这就是领导和管理的区别,也是行动和大脑当中创造的区别。

我们有很多人在生活当中,根本忽略了大脑当中创造这一步,就是每天麻木地不停地做不停地做。但你的大脑缺乏了创造力,你没有去设想过你到底要什么,这就是以终为始。所以第一件事就是那个终点,你要找到那个目标是什么,这个很重要。

因此你要学会改写你的人生剧本,你想象一下自己死了,躺在那儿,然后周围的人过来参加你的追悼会。他们说些什么,他们给你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和定义,你希望自己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离开这个世界。

当你更多地想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撰写一个你的个人使命宣言,个人使命宣言就是你的个人宪法,你这个人这一辈子要遵守的那些基本的原则、方向、目标是什么?

所以,第二个原则我们要学会以终为始,找到自己人生的原则。写下你的人生的方向,你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包括简化到每一件小事,在做之前也要首先找到做这件事情我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Smart原则设定目标,是领导力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功。这就是我们说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

️要事第一

你就会发现度假也好,家庭也好,健康也好,亲子关系也好,你都想装进去。但问题是塞不进去了,那个桶的容量塞不进去了

但是他把那个小的石头全部倒出来,先把那些大石头一块一块地全部放进去。放进去之后,把那些小石子小沙子倒进去,平平地刚好放好。

方法就看你是先放大石头,还是先放小石头。

这时候你的时间大量碎片化,根本安插不下大段的时间。所以,要事第一,就是你首先要把重要的事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要保证它能够推进。

其实我去一个地儿,嘟嘟都知道,你一定是先旅游,因为旅游的那个空档就是小石子,它可以插在我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的旁边,所以你就可以活得相当自在,你可以很轻松。因为你重要的事你都做了,这就是时间管理。

所以史蒂芬·柯维所创造的时间管理,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应该优先做的并不是重要紧急的事,而是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关于这部分我们不用详细讲了,大家去听我们讲过的《搞定》那本书就好了,搞定是更新一代的时间管理,所以可以把史蒂芬·柯维的这个东西完全容纳在里边。

《搞定》 时间管理新一代方式

获得更多的时间,要学会授权。

所以你要从一个指令型授权者变成一个责任型的授权者。你像我跟我们的团队谈,我们团队现在孵化出了好几支细分的团队,我永远都是谈我让你做这个事的目的是什么,咱们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咱们在这件事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以后,你发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就被调动出来了。

授权:

所以要完成一个责任型的授权,你必须要做到的是预期成果,要说明白,指导方针要说明白,可用的资源有哪些要说明白,责任归属以及明确奖惩。把这五件事做明白了,一件一件地写下来跟对方进行沟通,才能够让这个授权变得更加有效,你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

人和人之间是有情感账户的,如果你在这个情感账户当中不存钱,你总想取钱,你会发现你很快就取不出来了。

所以不光跟孩子、跟所有的人,我们都需要知道这个情感账户当中,有没有存足够的钱,我有没有适时地往里边装。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往情感账户中不断地存钱,就会像那个剖开了鹅肚子的人一样傻,就是我们根本没有考虑把这个鹅养得更好。

收支是要平衡的,这个世界永远是自然法则在起作用,而不是你眼下什么最快就怎么来。

保护情感账户能够获得投资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包括你要学会理解他人,你要能够注意社交的细节,遵守承诺,明确你的期望,保持正直诚信,勇于道歉以及无条件的爱。这些东西是我们投资情感账户的一些基本方法。为什么要先讲这个?你需要去跟别人互赖之前,你要得知道最基本的原则,是投资情感账户。

️双赢思维

注意,思维定式就是两个人都要较劲,因为掰手腕要使劲,半天谁也没挣到一块钱。

我们每个人习惯于要赢对方似乎才算是获胜,但实际上你可以找到一个双赢的思路,双赢的思路就是你赢我也赢,咱们大家多挣钱这多好。所以双赢思维它的前提是什么呢?你要跟他人达成双赢思维,最重要的是你需要跟对方建立双赢的关系,就是你和他的情感账户当中要有足够的互信。信任是很重要的。

《第三选择》双赢思维

️ 知彼解己,学会倾听

很多人不会跟别人倾听。就是当别人一说话的时候,我们马上就反应出来我们想说什么。这是沟通学里边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就是当一个人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通常3秒钟之内,脑子里边就已经开始想我应该怎么回应他。

不要打断别人说话

所以当我们在跟别人沟通,要讨论一个事情,要达成一个合作的时候,其实你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少说话,多提问,多让别人说一说。

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叫做【移情式的聆听】就是我们在领导力里边讲过这个叫做反映情感。你要能够说出对方此刻的感受,其实你根本不用去评判他,特别多的人忍不住就要评判,而跟他所对应的叫【自传式回应】。不会沟通的人就会作自传式回应,就是无论对方说什么,我脑子里想的都是我的自传,都是我应该怎么回应。

自传式回应的表现有:

第一个,价值判断,别人一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这样做水平太低了,这是价值判断。

第二个,追根究底,那是怎么回事?我估计是你小时候,童年有过问题,头受过伤。你看着我就经常会这样,这是我的毛病,追根究底。

第三个,好为人师。你应该这样,你为什么不试试那个呢,我上次试过那个就挺好的,我给你介绍一个大夫吧,好为人师、自以为是。

️统合综效

沟通分了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互相提防,一般的沟通从互相堤防开始的,这个叫做输赢的思维;然后到互相尊重,这个是妥协;到最后叫统合综效,就是双赢。我们不仅仅要追求妥协,我们还要追求双赢,这才是一个统合综效的过程。

第一个是尊重差异,第二个是调动创意。

当你看到别人跟你不同的时候,最好的回应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说:

❤️❤️❤️哦?你不同意我的意见,那我很想听听你的看法

你不同意这个想法,那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这就是统合综效的第一步。

❤️❤️❤️那么咱们能不能一块儿创造一种更好的方法呢?你愿不愿意跟我们一起设想一种更好的方法?

这就能够帮对方跟你一起创意。所以当你能够尊重差异并且能够鼓动大家一起来发挥创意能力的时候,才能够真的达到统合综效,让所有人在这里边发挥出作用来。

️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不断更新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哪些方面不断更新呢?史蒂芬·柯维讲,智力、身体、社会、情感和精神。

在【智力】的层面,你可以考虑读书学习,参加樊登读书等等,这是智力的过程。

在【身体】的层面,你需要冥想、锻炼身体、养生,吃更健康的食物等等。

在【社会和情感】的方面,你需要加入更多的联结,需要多做奉献,需要和他人的情感帐户之间经常地存钱。

在【精神】的层面,你需要追求更高级的认知能力,你需要拥有自己的哲学,你需要能够有自己的一套解读这个世界的方法,这就是你的价值观。所以这四个层面,你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

❤️❤️学习——实践——坚持❤️❤️

人生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分了三步,就是学习、实践、坚持。当你学习了一个新东西,就要想办法去实践。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坚持把它变成一个习惯。你又学到一个新的东西,你再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地坚持、不断地上升,你才能够变得越来越厉害。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知道你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自己的选择权,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你才能够听过一些道理之后把它变成你人生的一部分。

换句话讲,如果你听到了道理觉得没有过好人生是别人的责任的话,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根本就没有长大,所以学习、听到道理一定是一件有用的事,核心就是你自己能不能够把它用得好,把它不断地坚持和实践下来内化成为你的血液。

每本书所秉承的核心东西是一样的就是怎么样把自己的独立人格调动出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时跟整个的社群产生联结,产生一种互赖的关系。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影响圈和关注圈的关系;孔子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这就是一种双赢思维的体现;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说我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千变万化的,我是以一个一为核心的,这就是以原则,以Principle为我们最重要的那个灯塔,所以再次证明东西方的思想家是殊途同归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ui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