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我”字的演化来看,商人比周人有文化,社会生活当更有秩序,或许在那个看重知识智慧与祖先传承的时代,周国与蛮夷并没有什么区别。
商人用于占卜记事的甲骨文,在那个时代可能是一种传承久远而特别的刻符,或者正是来自夏朝或者更久远的时代的某一种特别的传承,“維殷先人,有册有典。”而周国或者其他部族,只有图纹却没有文字,因他们的天文水平还不发达或者普及,没有专门研究的人来研究,以至于与神灵先祖沟通的方式止于文字之前。
殷先人的生活当有许多神的,但他们不会认为这些神怪是虚无的,因为它们就是自然规律,太阳月亮,风神火神,都有拟人的人格存在方式在空间行走,人类的大脑与智慧,在这样的方式下快速统一并发展,譬如凝聚力和能量源,类似今日的电力和金融,
“我”字,甲骨文规矩,一丝不苟,周金就相当自由。如果解析甲骨文的“我”字,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
1,夏至点在一年之中,即商以太阳历纪年,可能另外有一套太阴历用于人事。
2,商人的活动区域在北半球且纬度较高。
3,这个字比较特别,有两个A,一个F,一个E,一个Y。如果不是“人造网络文字”的话,可以证明R的起源较晚。(法语“年”:an,英语year,读音接近法语的我:Je。N就是侧Z,Z是南北向的,N有多的意思,东西向的娜娜不不,)
4,西方文字也是象形文字,他们应该有一个族群消失了,这个族群不仅知道读音,而且知道最原始的天文意义。比如西方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阴阳人”,一半有光一半没光的面部镜头,或也。西方人认为中文不“科学”“落后”的叫嚣是否该停一停?
5,两个A,一个冬至点,一个夏至点,甲骨文“贞”与"内”字相关。
6,周朝初期的金文,“我”字右(彼时左,上也先也,私下里认为最早写字起于上左)有连卷之新月状,故周之历法是合历。
7,如果有一个部族可以依天纹造字,这种方式会传播发展,文字的起源极有可能是“一元多体”。
题外话,大禹时代,正值洪水,人类还停留在图纹陶土时代,江者,南北也,有节,太阳纹路;河者或纹,日月合纹而琏隽,无尽;海者,不纹回纹也,广柔。大禹有可能善于制陶或者精于天文,他绘制的陶纹至善至美合乎天象,正好洪水也不泛滥了,“圣人出而海河晏”,如此“治水”也是有可能的。陶纹能回溯的历史,并不是虚无缥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