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搜:瑞银集团和普华永道联合发布2018年亿万富豪报告,中国有373位亿万富豪,平均每周新增两位。这些数据可能对我们普通人没有意义,但是看下我们熟知的币圈。以此为引,讲下今天的话题。
1.IPO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2.ICO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缩写),首次币发行,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
2016年以来,呈现出爆发的状态。据Autonomous NEXT analysis在2017年7月份发布的报告,2016年ICO全球融资额达到2.22亿美元,超过2015年融资额的10倍以上,而截至今年7月11日,全球ICO达到12.66亿美元。而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的报告,在中国,2017年上半年,已完成的ICO项目共65个,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达26.16亿元,参与人次达10.5万。
但是,ICO井喷中也乱象迭出。由于不受管制和门槛限制,发行成本极低。这也导致了ICO很容易滋生各种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问题,具有极高的风险性。而大多数人缺乏基础的投资意识,因而当ICO骗局集中败露时,不仅仅会给投资者们带来巨大损失,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2017年9月4日下午3点,中国人民银行领衔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同时,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做出清退等安排。
3.STO
“诈骗、监管、变相融资、传销、再监管……”疯狂的ICO在监管之路上,生了灭,灭了又生,IFO、IEO、IMO各种变相ICO层出不穷。从币改、票改再到链改,通证经济改造也如火如荼。
STO,全称Security Token Offer,是一种以token为载体的证券发行,在确定的监管框架下,通过非公开募集和公开募集来对外进行融资,可以将现实中已经存在的金融资产或权益进行代币化,例如公司股权、债权、知识产权、信托份额或黄金珠宝等实物资产,都可以转变为链上的数字资产。
而STO则更像是一种介于IPO和ICO之间的缓冲带,融合了优点,规避了风险,既具有证券的属性,接受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同时,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更高效的运行。
当前市场上在国外已出现的一些关于STO尝试,但都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放宽有关发行证券类代币的证券法。
去中心化和监管在区块链上本就是矛盾体。但引入监管并对其权力进行限制未免是一个好的尝试,而这种尝试是区块链技术真正走向成熟和大规模应用的必经之路。
我是比特王者,
一个从事“区块链”自媒体的俗人:
贪财好色,
一身正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