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盈余》读后感

《认知盈余》读后感

作者: 小成今略X | 来源:发表于2017-02-27 19:24 被阅读0次

    因为8小时工作制,人们每天会有8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人类有消费(接受信息)、分享(传播信息)、创造(提供新信息)的需求。在以前人们只在电视机前进行消费,而如今,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程度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分享和创造。如此多的盈余时间如果能够被利用,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一些对于以往经验的错误认知——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往往会把某一代的群体定义为“懒惰、堕落”的一代。这个观点通常是错误的。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年龄关系不大,而是与社会当前的环境关系密切。

    =====美国70一代成年的时候,经济环境萧条,因此他们也变得懒惰。当经济好转以后,他们就开始奋发图强

    认知盈余的现象

    1.美国人每年2000亿小时看电视,而维基百科总花费时间只有大约1亿小时

    ====编写维基百科的人的时间成本更高

    2.肯尼亚的Ushahidi平台(公共地域信息传播平台)用于政治事件跟踪、监督和救灾。这个平台可以自动收集用户上传的信息、提供事件地点信息、并且便于用户用手机发布信息。

    3.由于拥有相机的人足够多,所以任何事件都有可能被人们所发现

    4.韩国疯牛病抗议

    5.PickupPal汽车资源租赁平台

    6.葛洛班的粉丝们建立的募捐组织,0%的善款用于运营!

    7.召集人手捡垃圾——正向偏差——面对同样的限制、挑战、机会、资源,表现得更加出色的人——负责人的市民背后的驱动,是拥有共享文化、结构松散、相互协调的小组,比个人执行任务、使用价格信号的市场以及使用管理之道的政府都更有效

    8.同病相怜网站:PatientsLikeMe.com,病人们不但在情感上相互支持,还分享彼此的医疗数据(以往因为隐私条例和专有策略,而无法获得这些数据),以帮助医疗技术更好地发展。

    9.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是怎么样耗完这些时间

    为什么现在会存在认知盈余?认知盈余的条件是什么?

    手段(如何做):

    1.在以前没有相应技术的环境中,人们把大量时间投入与电视中。

    2.人们不愿意记录电话号码,只是以前非得这么做。现在可以把号码保存在手机上,这节约了人们的大量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3.全球受教育的人口累积每年有超过一万亿的自由时间,以及公共媒介的发明和扩散。导致了人类的盈余时间成为一种共享型的全球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和分享方式来利用它们。

    4.工具赋予了我们更大的可能性

    动机(为什么要做)

    人们天生喜欢互动、分享与合作(哪怕为此作出贡献、付出时间或金钱)

    一项工作,外部动机将驱逐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往往出自“自治”和“胜任感”,通常工作的难度处于自己能力范围的边缘时最容易产生胜任感。另外,人们也喜欢创造一些事物,这要比单纯消费更有意义。

    除了个人动机以外,人们还拥有社会动机:联系成员和分享、慷慨。而社会动机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导致分享和发现同伴的成本降低而持续增加。

    人们会为了正义感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在最后通牒游戏中,只有当提议者和响应者的匹配关系为1VN的时候,占据优势的那一方才会分配出9:1的比例,而在其他时候,通常都接近5:5——惩罚对手的不公正行为,将会获得快感,而这足以超过因为得到少量钱而接受不公平待遇的快感(个人承当成本、却给社会带来利益——确保社会公平公正)

    认知盈余(合作)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1.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对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效率要优于市场和国家——避免了公地悲剧的出现——得益于成员之间不断的沟通和协调——参与者相互可见的行为、对共同目标的可靠承诺、成员对不轨行为的惩罚的能力——人们在社会环境中会有所节制,不那么自私

    2.化学替代了炼金术的原因是因为建立起了一套实验标准和沟通准则,将众人的力量联合起来

    3.当大众的评论纷纷出现后,美食家的评论不再像从前一样有用(虽然仍然需要美食家阐释主厨的用意、某道菜的历史渊源)——我们不需要一位在维基百科上学习的脑外科医生,但是我们并非也不需要一位业务的食评家。因为在需求方中:做手术的人很少,而吃饭的人很多。

    4.业余未必不好——我们有时与人合作或者为他人做某事的时候,虽然很业余并有可能做砸,但是效果却比请专业人士并且圆满玩完成任务更好——唱生日快乐歌或看一部同人小说——人们需要获得内在群体的归属感或慷慨感。

    5.如果某个人冒出了一个需要数十人或上千人的参与才能实现的点子,那么现在他就能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尝试,并且无须事先得到任何人的允许

    6.公民的价值不会因为社会的突然转型而凸显,而是从群体工作中衍生出来——协作圈、社区、实践的方式

    7.多达20亿的新参与者加入到媒体格局中,而这些领域之前是被一小撮专业人士所经营的。寻找绝佳点子的机会,就是让尽可能多的群体去尝试尽可能多的事物。未来并没有展现出任何上天注定的轨迹。事情之所以变得不同,是因为有人发现了如今有些事情能够成为现实,并且助力将它变成现实

    8.在各种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的认知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从而不再拥有以往单一的信仰——社会将变得更加多元

    9.从慈善全球化、教育全球化、医疗研究实践,我们集中分享的机会,远远比一本书里所举的例子要广阔的多。书中的例子只是特例。

    为什么说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1.印刷机刚刚问世时被用于印刷赎罪机——巩固原有阶级的统治——然而同样用于印刷马丁·路德的批判《九十五条论纲》——起到了颠覆的作用。新科技仅仅是给现存社会提供了解决正在解决的事情的快速而廉价的手段。——圣经的泛滥打破了神职人员对于圣经解释的垄断。

    2.新工具所提供的机会越多,任何人可以从之前社会形态推断未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3.在某种新工具扩散初期,就试图弄明白它的使用会如何(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社会,尚为时过早:巨大的变化会滞后。

    4.1990年代,所有调查问人们:你如果能上网会做什么?当时最普遍的答案集中在”查信息、做功课“等。而如今,答案集中在”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照片、和兴趣相投的人聊天“。

    5.用户从来不会完全按照系统设计者期待或希望的那样去行动;观察家们总有让这些复杂的事务都就范(成为一个系统)的欲望——遗憾的事,社会系统很复杂(软件特点、社会互动、文化语境),不可能彻底理解它

    6.心智模式的不适应:在1996年,大多数人对于网络上进行社交活动还感到不自在。

    如何应对认知盈余?

    挖掘认知盈余的长处:

    1.我们要合理设计认知盈余的使用方式,让人们通过合作,充分挖掘其间的价值

    2.由产品最活跃的用户进行创新,而非产品设计者——因为贡献仍然呈现出幂律分布(长尾理论)

    3.关于如何联合协作的知识,是所有知识之母——托克维尔

    4.社群利用知识的效果:社群规模大、分享成本低、知识明晰易懂、协调与合作的文化

    5.要从一个工具中获得最大价值,靠的不仅仅是总体规划或跨越式发展,而是连续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在这样一种转变中,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果充分利用这个过程

    6.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新能力,而是我们如何在技术和社会的双重层面上,将这些能力转化为机会。对所有能接近新型分享模式的人而言,我们如今面对的问题,是我们能利用这些机会来做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我们为彼此创造什么样的机会,以及我们形成什么样的群体文化,而不是某项特殊的技术

    回避认知盈余的危害:

    1.创造也不全是好事。类似大笑猫这样的创造毫无疑义,但是却十分流行。

    2.即便是在最简单的共同努力或自愿参与中,各个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团体之间也会存在紧张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很多方面一样,这个问题是无解的。这个困境只能用各种妥协来化解,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妥协会令人完全满意。其中一种帮助团队参与者增进合作能力的办法,就是共享文化的创建和维护。

    3.教育不能禁止交流、但也不能鼓励完全交流(答案)。在新的工具中,需要制定新的规则。确保个人与团体之间要求的平衡。

    4.建立监督和惩罚系统:

    ====沙发旅行和eBay都建立了一套惩罚机制以降低风险,而遇害的旅游艺术家则误以为人心本善。

    ====成本的下降创造了更大的尝试空间,尝试可以带来价值,并创造出更多盈利动机——但是也有很多想要不劳而获的人加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盈余》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ft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