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非自愿的妥协

非自愿的妥协

作者: 木丁西的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19:14 被阅读0次

    大学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高中的时候我自己不想选文科/理科,我爸非得让我学xx,学完之后,选择一个不喜欢的大学专业。之后选择不喜欢的工作、城市。这种被压抑的不满需要发泄,单位同事也好,领导也罢,总不能把这种愤怒像他们表达吧?为了保住饭碗,直接把气撒在爱人或孩子身上。如果家庭中,母亲的生活中不停地妥协,这家的孩子恐怕就遭殃了。被妥协的母亲会自带强大的怨气,孩子会把母亲身上的负能量像磁铁般的复刻,再把这种怨气发泄到父亲身上。如此循环,离异家庭如果处理未完成的矛盾,这种矛盾很可能在孩子的身上生根发芽,转化为恨。

      很多人都说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反复说的同时,对着家庭有着恨意。我的选择非自愿,你却偏要让我做。我无法反抗权威的父母,却对做任何事情都消极怠工。我无法积极抵抗被安排,却可以消极被动抵抗。医生的孩子反抗学医的父母,军人的孩子反抗部队的父母。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母反抗不了他父母,只能通过怨气来苛责父亲,苛责女儿给她带来的生活妥协。一切的外在条件,最终的决定者都是自己。路,还是需要我们自己走。papi酱在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里如是说,按照陪伴时间长短来说,自己>伴侣>孩子>父母。作出这个公式之后,明星们的父母都是极力反对的。父亲们一方面迫于传统观念想让女儿们结婚生子;另一方面却说, 我把孩子爱人放在最前面呐,却又心口不一。女儿们作出违心的妥协,仅能换回父母的笑,对于自己的人生是不负责的。

        我们不需要满足他人的需要,只需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即可。生活中总是有条条框框在束缚我们。我们除了接受,想想还能做些什么行动呢?电影《沙漠之花》中说女主角成为了非洲广袤沙漠中唯一活下来并走出来的女孩子。纪录片《索尼塔》通过自己的唱歌来反抗阿富汗女孩子的命运,也最终走出来了。电视剧《知否知否》中,古代女子活得真是太压抑了。倘若没有知识的陪伴,也许命运就会像牛鼻子的那个圆环一样,被人牵着鼻子走。我不要那样,不想妥协。

        命运的捉弄都是一次又一次。每一次择校,分科选择,成绩发榜,大学专业选择,就业落地城市,婚姻等,哪一项都是需要我们自己来签字。高考的时候会签下诚信承诺书,生孩子要为生产过程和后果签字。实属不自愿,实际上都是我们自愿的步伐。

      脚步是我们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很多恋人草草结婚,说为了爱人,为了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希望寄托给下一代。我们自己有希望自己做就好了,人生的路上,我们做的是孩子的观众,而不是导演。导着别人的人生,寄托自己的梦,是多数人为自己梦想未完成的无力感。我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着让孩子替我完成,将是两个人命运捆绑的悲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自愿的妥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np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