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预设和生成同样重要,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预设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每一个教学细节,让精彩的生成随时产生,让每一个细节都在智慧里发光,千万不要让预设捆住了手脚。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总会有一些课被预设绑架。
教学内容被预设“绑架”。
课堂环节被预设“绑架”。
教师的课堂行为被预设“绑架”。
其实,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更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为何不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做学生的指导者或聆听者,以便心中有数,为下一步做好准备呢?如果说课堂是载体,那么理念则是灵魂,有怎样的理念就会有怎样的行为。所以,课改改的不应只是形式,还应包括教师骨子里的理念。
课堂,千万别被预设“绑架”,教师一定要把自己融入课堂中,当生成时则有新的生成。冰心先生在给少年朋友讲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时,问大家:谁知道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要耳朵好!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南辕北辙的答案,普通老师肯定会置之不理,再换另外的学生回答。但冰心先生却顺势说:“对啊对啊,耳朵好才能听得清;眼睛好,才能看得明。听得清看得明观察事物才能细致,那就能写好文章啊。”这个回答,不仅免除了答问学生的尴尬,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也寻出了所答与应答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顺水推舟之妙,无牵强附会之嫌。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行程,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试向未知方向清晰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说预设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尊重,那么生成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如果说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那么生成则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所以,教师要带着预设走进课堂,但千万不能被预设“绑架”。
一点收获:预设只是计划,生成这是现实。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要是为了课堂,可以改变预设,让生成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