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爱好护肤的小伙伴,应该会被一条消息刷屏。有一位美妆博主,向法院起诉“海蓝之谜”欺骗中国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作为贵妇品牌被起诉,是一件轰动美妆界的新闻事件,迅速登上了热搜,在业内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各种观点都有。也有粉丝@我,让甄垚发表点意见,就简单聊聊自己的看法吧。
有些小伙伴可能还不了解事件始末,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有一位美妆博主,认为海蓝之谜的面霜宣传具有修复、祛疤效果,涉嫌虚假宣传,把中国消费者当傻逼,向法院提起申诉,要求海蓝之谜修改官网的有关宣传内容,向消费者赔礼道歉,并赔偿中国消费者的损失。还是把这位博主的文章贴出来吧,有的小伙伴可能还没有看到。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文章写的慷慨激昂,义正言辞,高举美妆科普大旗,向世界奢侈品牌发起挑战。不管作者的目的是什么,有中国消费者向国际品牌说不,终究是一件好事,说明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提升。我国的美妆市场起步晚,高端品牌基本上被欧美、日韩品牌垄断。很多国际品牌在中国的日子太好过了,以至于开始忽略消费者的感受,打法规擦边球,忽悠消费者。有人向他们挑战,可以让这些国际品牌摆正位置,像对待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一样对待中国的消费者。
甄垚这样说,并不是赞成这位美妆博主的观点。相反,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很多观点有点想当然。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如果要证实某个论点,可以引用文献资料,并注明文献资料的出处,合理推导,符合逻辑;如果是自己做实验,要详细说明实验条件、过程、结论。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严谨的态度,不能凭个人感受想当然。
仔细推敲这位美妆博主的文章,基本上都在谈论个人感受,缺少有说服力的文献资料,也没有严格的实验数据。如果只是美妆文章,谈谈个人感受,到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您现在是起诉世界知名的贵妇品牌,只凭个人感受就判定一款产品的功效,太儿戏了。
比如作者把海蓝之谜面霜和妮维雅面霜比较,列出了成分对比,认为两者主要成分相同,配方架构类似,就得出两者效果差不多的结论。任何有配方经验的从业人员,都不会赞同这个结论。
首先,原料名称相同,并不代表原料的品质也一样。比如同样是矿物油,不同级别、不品质的矿物油使用效果相差很远。即使相同品质的原料,生产工艺不同,产品的最终效果也会有差异。一款配方,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这么多成分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会起什么反应,是增效还是减效;如何在保质期内,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如何平衡不同成分对PH值的不同要求;如何让有效成分最大量的渗入肌肤,而又保持产品的温和性。
一款产品的配方,并不是把所有的成分简单混合,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平衡方方面面的关系。如果只是简单混合、搅一搅,就没有化妆品配方师这个职业了,谁都可以做。
另外,这位美妆博主对海蓝之谜“海藻提取物”效果的质疑,缺少有说服力的实验数据,即使自己没有做过实验,也应该引用一些权威的实验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只凭个人感受,说海藻只具有保湿的效果。
至于博主提出的不同国家官网的用词不同。对美国和日本的法律我不了解。但就中国法律来说,海蓝之谜这样宣传,在用词上并没有违反法规,也没有广告宣传禁用词。但确实存在诱导、暗示的语句,属于打擦边球的做法。
作为海蓝之谜,在事件发生后,不应该只是通过简单公关,把热搜撤下去,控制事件的传播,对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有一点不能否认,海蓝之谜的官网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法规禁用词,但通过一些美容博主,客服分享,广告软文等形式,向消费者灌输了“海蓝之谜精华面霜”具有修复、祛疤的作用,存在夸大、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海蓝之谜作为一个国际知名奢侈品牌,应该公布有说服力的实验数据,哪怕是自己公司做的实验数据,也应该公布出来,让消费者自己判断,正面回应消费者的疑问,化解危机。如果还是简单公关的方式打压事件,只会让消费者慢慢远离。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海蓝之谜精华面霜”的效果到底如何呢?甄垚过去写文章分析过,这里就不重复了,感兴趣可以翻翻过去的文章。讲多了有站队的嫌疑,我还是做个吃瓜群众比较好。
坦白来说,这位博主起诉海蓝之谜的文章,虽然写的慷慨激昂,充满正义感;但论点过于草率,缺少严格的论证,不是经过多年科学训练的博士应该有的风格;有制造轰动、吸粉的嫌疑;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事件。当然也不能否定其正面意义,客观上告诉消费者,不要被商家的广告迷惑,要理性消费。也给商家提了个醒,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开始觉醒,我们不在那么好忽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