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辈子花在找东西上的时间,加起来平均长达三年以上,比如找证件,找密码,找发票,找联系方式,找合同,找各类信息等等!我深有体会,下决心一定好好践行易效能整理术的DKU法则:
整理术的DKU法则:D:Delete删除20%!K:Keep留70%!U:Use用10%!
第一:删Delete,就是做减法,不管是出口还是入口,不管是丢弃已有的物品还是剁手新的物品,我们都要对自己渴望拥有的欲望要加以控制,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减法。
第二:Keep留,一类是因为富含感情和回忆,暂时不想丢的东西!另一类是暂时用不上,但以后接下来可能会用到的物品!
可用粗放管理的方法,即不要花太多精力和时间,按照大类保存,建立大分类目录和索引。
如果家里有仓库非常好,如果没有可以开辟几个特定的地方专门放一些不常用的东西。
用各种型号的箱子来归置物品,按照类别进行存放便于取用。如果在搬家时,可以搬箱子就走。
按照易效能“近细远粗”的原则,不常用的用大的透明的箱子来装,按照大类保存,箱子外面贴上标签,写上物品的类别名称。
第三:Use用:科学管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很多时候家里或者办公室很乱,都是因为常用物品没有管理好,随手放,随便扔,用的时候不容易找到,甚至物品容易丢失。
我从小没有整理的意识,记忆中妈妈很少让我做家务,觉得学习好一切都好,这种片面的思想根深蒂固,其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好习惯是从小培养的,长大成家后,家居的整理是我最大的痛点,由于物品随意摆放,东西随手乱扔,需要的时候找不到,让我吃尽了苦头。有一次我要去看病,医保卡就是找不到,给我急的!通常我把医保卡放到家里第三个抽屉左边,可是偏偏没有,我把书包里的东西倒出,一点点的找,终于找到了。上次我去医院后,医保卡忘记放回原处了。类似事情发生过若干次,之后我长记性了,出门办事回来后,立即把东西整理了,放回原处。现在我需要加强的是整理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用品,需要整齐的饭桌、书桌和办公桌等,使每一天过得井井有条!
最近很忙,今天特意把我的书桌整理一下,物品进行归类,文件夹附上标签,收拾完之后,心情也随之轻松了很多,现在逐步的整理,争取家里旧貌变新颜!
经过认真的整理,结合整理的DKU法则,参考了大家整理,给了我更多的指导意见。持续践行,让好习惯伴随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