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开始的地方,只是,许多时候,我们做的不是那么完美,好在我们一直走在努力与调整的路上。
听了刘肖老师的微讲座,我陷入了思考,扪心自问:我做好高质量陪伴了吗?
自以为做得不错,也许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陪伴,却不见得高质量。
首先,我陪伴了。因为家庭的原因,两个孩子是我们一起带的,我们的家庭模式不是“缺失的父亲+焦虑的父亲+失控的孩子”,而是“焦虑的父母亲+佛系的儿子+分爱的二胎”,因为工作压力大琐碎事情多,回到家中的我们很容易炸裂,再加上“班主任综合征”,看问题看得过于真,对孩子来说,多了两个老师,而不失父母亲。
刘总说,只有高质量的陪伴,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而我想说的是,高质量的陪伴,需要父母平稳的情绪,消化疲惫的能力,才能够理性面对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沟沟坎坎,而不至于因为其平庸的表现,便失望透顶,大发雷霆。
如果我能去掉身上的身份特征,只以母亲的身份好好的陪伴,我的孩子才能从这种压抑中建立自信,不至于佛系躺平,冷看成绩,而是拥有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去调整去突破。
家庭教育,更多是在边学习边开悟边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的。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建立正向的引领,从高质量的陪伴做起。
让阅读真正发挥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