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
“增长”这个词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移植到产品中,可以是产品品质、质量的提升。换到个人成长中,可以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能力的精进等等。
每个增量的背后都有它匹配的“逻辑”,或者说“套路”。掌握了相应的“套路”,进而不断的重复和迭代,才会保证增长的可持续性。这种增长的曲线类似于弹簧的结构一样,是螺旋上升式的,不断向上。
巴菲特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够湿的雪,和一道够长的山坡。如果你所处正确的雪中,雪球自然会滚起来。”
小雪球增长为大雪球背后的逻辑就是“湿雪”和“长坡”。
引申到我们的个人成长中,恰如《滚雪球》的作者艾利斯·施罗德所说:
“所谓的‘很湿的雪’就是找到你的聚焦点,能让你激情澎湃去做的那件事。如果你真的爱做一件事,往往能做得很好。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年轻时就找到自己的聚焦点,但是“很长的坡”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该去做什么,并开始努力。就像沃伦所说:‘不要到老了后悔浪费青春。’”
个人成长的背后逻辑是“聚焦爱做的事”和“持续的做”。
什么是有效的增长?
老喻在文中举了“掰包谷模式”与“滚雪球模式”的区别。猴子掰包谷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看起来猴子每天忙忙碌碌,非常的努力,结果却是掰一棒丢一棒,总量上并没有改变。
就好像我们好多人一样,知今天听说自媒体很火,“学好自媒体吃嘛嘛香”;明天又听说计算机很火,“python编程是新时代的必修课”。样样都想学一点,然而样样都不通,甚至不清楚为啥要学,是最悲哀的。生活在忙忙碌碌的表象下,兜兜转转。
“滚雪球模式”就如同巴菲特老爷子所说的,有清晰明确的目标,然后持续的精进坚持。
所以,完成“掰包谷模式”到“滚雪球模式”的转变是增长逻辑的基础。所谓“模式”不对,努力白费。只有跨过了这第一道门槛,才值得谈如何实现增长。
关于有效增长的逻辑,文中分为三个阶段:
1.增长假设。先有一颗种子,是增长的可能。
2.增长验证。育苗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3.大规模增长。大规模种植。
在我们化工行业,一套工艺装置从设计研发到工业化应用也是经过三个阶段:小试——中试——工业化。
“小试”一般是指实验室试验阶段,侧重考察机理和可行性,或者借助计算机模拟出初步的设计流程和方案。“中试”是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放大,放大倍数一般在5-10倍,验证实验结果是否满足中试运行的需要,改变不同的参数观察其变量等。“工业化”就是将试验装置投入到工业化中的过程,产出产品到商品化销售。
所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快速迭代,是实现规模化增长的前提。
在“增长思维”中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有内核,没增长。二是没内核,乱增长。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即使再有能力,如果没有“增长思维”,成长也会受限制。而没有能力,只谈增长,到头来只能是空努力,白忙一场。
所以:
“要在输得起的时候快速试错,积极探索,目的是找到可持续的可规模化的增长公式,也就是你的个人算法。”
增长黑客
说完增长背后的逻辑,那我们该如何具体执行呢?老喻提出了“增长黑客”的实战三步骤:假设—验证—执行。
首先,假设:建立最小化闭环。
在增长的大要求下,闭环这个动作要先完成最小化闭环。最小化闭环不仅是完成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全套动作,更强调的是速度。最小化闭环的价值在于:有利于我们快速试错,快速反馈,快速迭代。
拿学习提升阅读速度这件事情举个例子,一类人喜欢边学边实践技巧,还有一类人喜欢学一大堆经验技巧后,权衡对比后才开始实践。哪类方式更好呢?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第一种方式更为高效,学一点实践一点,会马上形成一个最小闭环,及时检验这个小技巧是否适合自己,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就会第一时间形成一个反馈机制,或者改进调整或者放弃不适合自己的,继续探寻其它技巧。
而第二种方式,是很多人会犯的错误,看得多做的少。“综合百家之经验,比较后选出一个看起来高效的方法去尝试”,这个方法看起来很不错,耶很理智,但是这个过程存在的问题是,提升阅读方式很多,适合别人的可能不一定适合自己,只有亲自尝试才知道结果,所以这种方式的时间成本会更高。另外,一个技能真正显现效果,也是需要一个时间内反复试错和训练才能体现的,“掰包谷模式”的学习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大胆假设,需要快速建立最小闭环,快速试错,不怕犯错,建立反馈机制。不行动,就无法建立反馈,所以,将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是为成功建立数据库,迈开步子,勇敢试错。
其次,验证:找到北极星指标。
验证主要为了确认两件事:一个是,获得正向反馈;另一个是找到单一指标的关键要素。特斯拉CEO马斯克曾经说过:
我认为有一个反馈回路非常重要,这样你可以不断去思考做了什么,怎么做得更好。
如前面所说,正向反馈能让我们第一时间知道,哪里是适合的,哪里是需要改进的,哪里是可以抛弃的。从而避免我们走冤枉路,节约时间成本。
单一指标的关键要素,又称为“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指的是唯一重要的指标,是指你的关键增长点。。这个指标一旦确立,就像北极星一样,高高闪耀在天空中,指引着所有人朝着一个方向迈进。
当年MySpace公司运营的主要指标是“总注册用户数”,而Facebook则把“月活跃用户数”作为内外运营的主要指标,因为关注数据的维度不同,导致两个公司截然不同的发展策略,最后,几个辍学大学生创办的Facebook,在社交网络上,打败了由金主新闻集团(New Corp)撑腰的Myspace。
Facebook最让人佩服的,是扎克伯格不仅把月活跃用户数作为内部的北极星指标,还坚持对外汇报同一个指标,以此监督公司的运营策略永远诚实地为用户价值负责。
无论公司发展还是个人成长,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指引,很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无法有效地集中火力重点击破。而设定一个明确的指标,能够大幅提高行动力。
最后,执行:设计增长策略。
老喻给出的增长策略是采用“分阶段增长”,这样做有以下三个优点:
1. 在验证技术风险之前先验证客户风险,产品再好如果推荐给了不合适的人,可能也无法获得正向的反馈。2. 验证一个商业模式并不需要大量的用户。3. 控制好节奏,将一场马拉松拆成很多个400米比赛,团队更能聚焦。
利用目标细分的策略,将大目标切分为小目标,一步步向大目标逼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