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不想聊,因为自己一直在路上,又没什么满意的成就,总结点什么估计你也不信。但是又总遇到有困惑的年轻人在问...总结几个道理吧,就当写给10年前的自己,道理也不是我创作的,书上都有,至少有几千万或者几亿人都是透彻的,常常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我拾人牙慧总结总结,懂的可略过。
一.认清你自己
“如何获得自我满足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且只能自己回答,我们绕开它,换个简单的角度。心理学有个杜宁-克鲁格效应,两位教授通过调查人群发现这样一个特点,“越弱越牛逼,越强越谦虚”,原来也简单,弱的人自我认知也弱,所以常常高估自己,强的人懂得很多,知道畏惧,反而常常低估自己。先别急着去嘲笑别人,因为不排除自己可能就是弱的那个人,自我认知已经出了问题,导致你可能认为别人是个傻逼,其实没准傻的是自己,所以先从我们自己开始评估吧。
先找一种自认为很强的能力或知识,然后看一下周围,看看别人是不是也认为你这点很强,如果发现只有自己这么认为的话,那么自己是傻逼的概率非常高。那如果周围的人认可的话,再放眼业内对应的圈子,再评估一下自己,如果没有圈子或评估不出来,那么说明你和周围这一群人没准都在一个比较闭塞的环境里,都可能比较危险了。如果觉得能力太抽象,不太容易量化,还有更直接的比法,评估一下自己拥有的资源(人财物名等等)。通常,能看到的资源只是表象,看不到的是背后的智慧,如果你认为拥有资源的人是傻逼,那么自己是傻逼的概率也非常高。
能耐心看到这里,会发现说了半天其实就是小时候两个烂大街的道理:“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不过如果不从心理学概念入手,一开始就抛出来可能你也不会读到这里了~
如果都评估完,你可能就会看到一个玻璃顶,只能望到天空,但是无法突破。玻璃顶外,是一个在组织、圈子、家庭这些界限维度之上的一个广阔世界。如果不出来,没关系这是自己的选择,如果想出来,那么你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终身学习者”,建议再往下看第二篇,是否能帮的上忙~
好吧,我承认,如果是10年前的我,一定只会回一句“呵呵”
二.认清你的工作
脑洞系列其实是在磨练一项能力,文字只是副产品,估计几年后可能会用到,又不想发网上,于是就在朋友圈记录,如果你恰好看到而且偶尔觉得观点有用,那就是提前产生了价值,我还能获得点满足感~
回到第一个道理,先澄清一个问题,比较是为了认识自己,激发主动提升认知能力,路标都在书里,但是不要和人比着提升,那是一个没意义的事情,因为你会发现当你的一个能力超越身边的人时,别人就不会和你比这个了,会转向你弱的能力和你比,当然如果有人愿意告诉你,你的短板是什么,那真是遇到了贵人,例如我老婆,经常不留情面的指出我哪里差...
至于是否决定突破玻璃顶,如果没有想清楚自己的本质“如何获得自我满足感”,其实还是挺难的,因为貌似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这第二个道理,一个客观的事实,必须说出来,虽然老婆听完觉得过于残酷,让我再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发在朋友圈中...
其实大部分事情“道”很重要,“道”正确了,去掌握“术”才会有用,至于“术”的话,不管是一万小时定律、精进理论、还是刻意练习,本质上,都不如卖油翁说的精辟,“无它,手熟尔”。最有意思的是,“道”这个东西,不论学习者从什么学科入手,殊途同归,持续深入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大家总有很多交集,而且总是惊人的相似。身边的朋友有从文史哲开始的,有国学的,有和我一样西方科学的(概念、方法论...),很多人都开始深入的思考了,所以该知道的,年轻人总要知道。
首先问一个问题,作为一件商品,是不是凝聚的劳动力越大成本越高,价格就越贵?答案很简单,不是。至少能举出很多例子,我们也常常听人抱怨这东西成本才多少钱,卖这么贵?例如,明星的一件衣服,绝版的唱片,北京的房子等等,也有很多高科技产品,研发成本很高但根本卖不出去。这个特点是经济学的一个坚实规律,不论是古典经济学派还是凯恩斯主义都认同的理论,叫供需决定论,即商品的供需决定价格反过来决定成本。可惜的是,我们仍然经常按成本决定论来认识事物,把因果搞反了,例如城市商圈中餐饮贵,我们都认为是房租贵,导致成本高,实际因果恰好是反的,因为地点稀缺,一定能卖的更贵,反过来它的所有成本才高;程序员也是这样啊,不是因为学费贵,老师工资高,所以毕业后月薪高,这个也是反的,正因为软件有市场需求,决定了价格,反过来推导它的生产者(程序员)的成本,再反过来决定了学费和老师的工资。
例子举到这里应该明白我想说什么了,人在社会里不可避免的参与到了买卖中,如果我们想卖自己的什么东西,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也是需求决定的。工作岗位薪酬,就是企业盈利之后反过来计算这个位置上工作的人的成本,如果你工作的实际价值能匹配这个岗位的“估值”,那么就可以继续工作,所以,岗位的存在以及给多少钱,不是你的能力所能决定的,是市场决定的。
好,我们大多数人在卖的是什么,能力?体力?这些其实都可以换算到一个人自身最稀缺且不可再生的资源,那就是“时间”,很简单,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能力和体力都是可锻炼可再生的。再放到市场中仔细思考,之所以能卖掉,首先是有供需,然后产生了岗位,开始招聘,面试官评估我们的能力恰好可以匹配岗位的“估值”,恭喜你,可以来上班了。再仔细想想,之所以有人愿意买,肯定是因为买别人的时间更划算啊!我们也常常买别人的时间,例如花钱找人排队、外卖的配送费等等。结果,就是这么你情我愿的买卖关系,构成了人类大规模分工协作的体系。
好,不厌其烦的再反过来想一遍~如果我想出售时间,但不了解市场,我投入了那么多时间掌握了能力,发现很难卖出去或者卖不了好价格,那就赔了,别人还会说你没能力,没有把握时代脉搏的能力;而如果我们真的了解市场,那么为什么不更多的尝试购买别人的时间呢?因为那样更划算啊~
我的朋友听完了告诉我,这个道理200年前就有,而且我们初中就学过,不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嘛,为什么资本家赚钱,因为资本家盈利远超过付给工人工资,产生了“剩余价值”!嗯,可不是,说了半天废话,就是这么个道理,不过资本家不能提,我们是社会主义~
三.认清你的知识
了解自己很重要很重要,否则理解别人和世界就更难。如果对自己不了解,可以持续读心理学的书并尝试更多样的工作,思考足够长的时间,忽然有一天会醒,虽然不知道是几重梦,不过醒一层算一层。
以前读过一本很像成功学的书叫《secret》,(心想事成的秘密),听起来挺玄的,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心理学认可的现象叫“自证预言”,原理是大脑里有一个滤波器筛选信息,只保留我们关注的信息,最终影响行为。以前以为得到了宝贝,后来发现这个能力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也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差,而且貌似变差更容易,因为舒服啊...当我们在自己脑中植入一个错误的观念时,我们会不自觉过滤掉更好的信息,以至于让自己一直在舒服中变傻:“学不会英语”、“努力必有回报”、“做人呢,最重要是开心啦”(TVB名言)...攒到现在,实际我们已经不知道被多少奇怪念头影响,导致心理学效应叠加生效,什么自利性偏差、比例偏差、损失厌恶、锚定效应等等6大影响52种细节,一方面在不自觉过滤掉更好的信息,被锁死在一个极度狭窄的世界里,另一方面我们总自认为可以主动选择,实则选项太有限了。
于是今天不得不发第三烂大街的道理:“知识就是力量”。
为什么需要知识:不知大家是否有察觉,越复杂的问题,解决方法越不在问题本身。举三个简单的例子:
(1)医学里有种病叫红斑狼疮,初始作为皮肤病在皮肤科治疗,发现是不治之症,无药可救,后来研究表明其实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疮只是呈现出来的现象,从免疫科入手才研制出了相关治疗的药物。
(
2)考试也是这样,分数低的人通常会大量做模拟题来提高成绩,做多了会发现收效甚微,错的总是那么几类题,其实根本原因是书本上的概念有含混或理解错误导致的,应回归书本深入理解后再去练习。英语听力更典型,不停练习“听”进展很慢,关键在于练说,会说就会听,说不出来,可再推导是语法还是词汇量的问题,或者根本发现别说英语了,中文语文也不好,那就是逻辑思维的问题了...
(3)最后,缺钱的问题,解决方法只有买卖时间一点点积累或者投机吗?之前说过,资本能够长期持有,背后的智慧才是关键呀,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每一次投机和赌博有什么区别呢?你看,如果你知道投一次硬币和投第一百次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都是50%,就不会被人拉着赌硬币,如果你知道两个骰子之和,投出6点的概率是1/6,而投出12点的概率是1/36,就不会被人拉着赌骰子,为什么?我明白原理啊,至少规则得我来定,我做庄之后,找来愿意和我玩的人肯定比我傻,稳赢呀。再看,搞金融的人一般尽量不会贷款买车,真正懂经济的人也不会把大量的资金绑定在房产上,为什么?一样的道理啊,只不过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识,所以只能被受限的信息左右,为了可能的几百几千万,承担了更多的风险,放弃了更多的机会。
所以啊,世上这么多事背后皆有规律,不了解,就只能被迷惑,也认了...哲学里常说的“形而上学”,其实本意是一个很简单又深刻的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筷子放到装满水的碗中,不懂物理的人认为筷子弯了,懂物理的人脑子里有一个虚拟的概念“水的折射”,所以他知道筷子没有弯。你看,想要看到更多的本质,貌似唯有积累更多的知识。
四.认清你的时间
虽然两周没写,反而感觉最近写作和演讲水平有提升,这种盲目的自信可能意味着我变傻了,哈哈。
从前三篇能看出来,对于一般问题的思考,我通常就俩方向,一是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常在经济学中找答案,另一个则是对自己的主观认识,探寻内心,修炼的是心理学,最后,用思考术两者碰撞,产生观念。其实我们看的很多书都是这种观念的集合,不能说没用,但是实则只是一种思考切面,非底层逻辑,应用场景十分有限,意在“唤醒”读者的思考,如果在有基础知识的支撑下看会积累很多经验,而如果想直接拿来举一反三,可能很危险。举个例子,日常积累了很多很多现象:镜子能照影,玻璃能透光,水能映像等等,我们自己在心里亲和,抽象,总结,记笔记,希望日后可以举一反三,辅助决策,实则“劳动人民”已经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了“光学原理”,可以解释地球上所有类似的现象,而这种虚构出来的概念若想自己悟出来本是极难,可我们却偏偏喜欢自己总结经验,还很自信,那么结果就是脑袋里存了很多错的东西,用来举一反三,常常面目全非。
好,今天继续搬运烂大街的道理:“时间就是金钱”。
认识你的时间:
经济学家都爱讨论一个问题“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是不是理性的”,因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意味着,面对规则,人可以在自身知识范畴内找到最优解,做出最好的选择,那么经济学家也就可以在搞清楚一个系统的规律后,预测人的行为。
你可能会质疑,这还用讨论吗?人常常不理性,例如,“你会生气吧?”,没错,生气确实是感性的,但是仔细想想,我们是对同学生气多还是对老师生气多?对下属生气多还是对领导生气多?实际上,理性思考是很累的很消耗能量的,所以很多时候人常常“理性的”自动选择不理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观察到很多这样的现象,如果一个人不理性的话,他承受的成本、代价不是那么高的话,人们就宁愿不理性;但是如果他们承担的代价足够高的话,他们就会变得比较理性。
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看得见更多原本不容易看到“成本”和“代价”,我们就能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当然理性的决策不一定正确,准确率和信息量、知识量正相关,但很多情况下,总比感性强吧。
推理了这么长时间,总算到主题了...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重要的看不见的成本,“时间成本”。
如何意识到呢,很简单,把“时间”看成我们熟悉的“金钱”,当然由于“货币”的特殊形式,不支持“储蓄”,有“交易”、“投资”和“消费”三种模式,好,现在每天就24小时,无论如何都会花完,刨掉睡觉,剩下的时间,如何理“财”?
先说交易,什么是交易,用时间等价交换,直接兑换成金钱,例如快递、律师、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都是典型的时间交易,谁占用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就等于抢了他们的钱。
而投资呢?就是现在一点点花出去,转换成可以积累的东西,它们在未来会成倍转换为想要的物品或者更大的满足感,例如,刻意磨练一种能力,能力通过不断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指数级增长,今后有机会变现;例如,认识一个牛人或帮助一个朋友,人都会进入互赖期,好的同伴是能否双赢协作的基础;例如,做一场演讲,获得影响力;例如,陪伴爱人和孩子、锻炼身体等等等等。
最后,消费,就是花出去就没了,变为沉没成本了。我们通常就为两类事情买单,第一类,为了获得即时满足感,例如,玩一会游戏、看看风景、八卦下新闻、看看娱乐节目、吃点零食等等。另一类,免费送给了别人,送给那些靠收割你的时间和注意力来盈利的家伙,例如接听一段保险电话、被手机各种短信通知打断、看APP的等待广告等等。
最有意思的事每天花时间的大头,我们的工作,除了交易的属性外,到底还有没有投资或者消费的成分,这个我们自己可要慎重的评估一下,哈哈。
说了这么多,可以算笔账,我们每天是投资多,还是交易和消费多?如果投资多,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是“活在未来”,如果是交易和消费多,也挺好的,我们可以说自己是“活在当下”。
最后,最近遇到有人问,我不知道未来,不知道如何投资时间,因为未来是不确定性的。很对,对于人类社会的这种状态,生物学,在1850年就意识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100年后,经济学也意识到了,阿尔钦的《进化,不确定性和经济理论》。简单的说,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和规则,放到时间的维度上观察,实则没有所谓的“成功者”,只有“幸存者”,而不论你是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能否幸存,只能说“看情况”,又或者,即便你在某个规则中幸存了,也不代表你就是强者。好吧,又或者,如果能突破规则,看到更抽象的层次,其实会发现确实有等级这样的东西存在,这样的人,我们会说,你很高级,当然,这和你身上的title无关。好吧,啰嗦了一大堆,人毕竟是悬挂在意义之网上的生物,如果还没有的话,还是先找到自己的那个“意义”吧。
五.认清你的资本
这次分享一个经济学概念,一个想象出来的概念,“租”(Rent)。虽然它是虚拟的,但是类似“光的折射”这种概念,装到你的脑袋里,能帮助你洞察那些不容易看到的东西。
听好了,有点难:能带来收入的资源叫“资产”,“资产”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矿山、人的能力、特权等等,有一种“资产”,它的收入能力不随它所提供的服务变化而变化,这种资产带来的收入就是“租”,这是一种相对“旱涝保收”的收入。
一般垄断的特权会带来租,例如你雇了自己的外甥做家务,每天100元工资,你其实知道不管他在不在那里干活,你都会付钱,那么这100元,其实是他靠特权白得的,就是他赚的“租”。
别以为只有垄断者能够赚取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一定的“租”,比方说,你在公司上班,老板给你1千块钱,他指望你全心全意工作,但实际上,你在工作时间,抽出半小时来刷朋友圈,如果老板不会因为这样而炒你鱿鱼,那半个小时就是你白得的,你就赚了半个小时的“租”。
好,理解了的话,就可以做更有意思的想象了。
静态的看,租是你白得的,你可以随意消费掉它,你赚了,别得意,动态的看,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竞争条件的变化,是不存在真正的旱涝保收的。
例如“人的能力”这个资产,假如你是一个螺丝工,用拧螺丝的能力在亲戚的工厂里打工,你拧的特别好,8小时的工作,4小时就做完了,亲戚也不会给你增加工作,每天享受4小时的租,看看报纸,听听音乐。有一天,机械化时代到了,工厂都用机械手拧螺丝,成本低效率高,你亲戚的工厂倒闭了,你也是失业了。当你去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这个能力无法再为你带来收入了,不再是一种资产了,你会很遗憾,如果我曾花时间学习“操作机器”的能力就好了,当你开始遗憾的那一刻起,你会发现过去的“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你的“成本”。经济学中的“成本”是指你在选择时所放弃了的最大代价,即,过去,当你选择消费“租”时,放弃了对其他能带来收入的能力的学习,在现在看来,缺失的这个能力,成为了你最大的代价。
你看,从经济学的视角,同一个事情,即有“租”的一面,也有“成本”的一面,竞争会逼着那些旱涝保收的资本逐渐变成成本,让那些本来可以懈怠的做法,从长远来看,还是要付出代价。
好吧,推导了这么久,聪明如你,应该明白我要说什么了吧。有篇励志文章,刚上班的时候特别喜欢读,没事就读一遍,就是周鸿祎的“在公司里混日子的人,最终伤害的是自己,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你自己是输家。”,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貌似也说的是这么一个事,很浅显很简单的道理,听起来就是个鸡汤,为什么每次不在底层学科中找到理论,就不容易被人相信呢?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用这么复杂的概念解释这么简单的道理,是不是脑残了。其实,周鸿祎和古人的话之所以简单,因为那只是一个“经验”,而我这次分享的是经验的升华版,它是一个“规律”,可以解释的范围非常之大。如果我们还在靠“经验”过日子,很可能,我们的顿悟,只是那些高手的基本功。
好吧,别不信,可以感受一下,现在把“租”和“成本”的概念装到脑子里,像呼吸一样的运用,然后,站在时间轴上,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资产”,每一件有多少“租”,这些“租”哪些在未来可能成为你的“成本”?想清楚后,再去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吧_
六.认清你的安全感
好久没继续这个话题,这次不得不告诉十年前年轻的自己一个事情,“安全感”可能就是你人生最大的枷锁。
为什么呢?因为你持有的安全感,其实都是用你的生活效率换来的,持有的越多,效率损失越大,你追求的其他东西越不容易得到。
尤瓦尔在《人类简史》所述,人类之所以能在自然界优胜,并不是会使用工具,直立行走什么的,而是能通过虚构的故事分工协作,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从而释放更多的时间去发明创造,再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北大周其仁教授的一段回忆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他曾和祖父在完达山生活十年,发现祖父特别厉害,从铅笔到猎枪子弹什么都会自己做,但是和山下的人比依然很穷,物质匮乏,为什么?就是因为脱离了这个分工协作体系。当然,要在这样一个体系中生活,享受其带来的效率,必须做一件事情,就是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我们其实已经放弃一些了,你看,你选择了超市的牛奶,没自己养牛,就是相信了养殖场;你选择打车,没自己开,就是相信了司机;你选择买衣服,没自己缝制,就是相信了服装店...再比如,我们把钱存到银行,没有自己买保险柜,就是相信了银行;我们选择打工,没有创业,就是相信了公司。
当然,很多安全感我们还是一直持有的,而且持有的很有道理,我们相信银行,把钱存到银行,因为投资有风险;我们相信老板,给他打工,因为担心无法维系生活;当然,效率的损失也显而易见,我们把钱存银行,就没有资金去追求财富自由,我们给别人打工,就没有时间追求更大的价值创造或者人生意义什么的。
创造更大价值,放弃更多的安全感
如何放弃?不要赌博。
管理起来,需要等量的知识。
信任靠谱的人,双赢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