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良心血性者,可拜上将军——《曾胡治兵语录》读书笔记

良心血性者,可拜上将军——《曾胡治兵语录》读书笔记

作者: atplai | 来源:发表于2014-12-07 10:49 被阅读519次

到底怎样才算优秀的将领?在曾国藩看来,首当其冲的是四个要点:

才堪治民。所谓治民之才不外乎公、明、勤三字:不公则士心离散。下级对上级,其它事尚不深求,惟银钱是否干净,众目眈眈,以此相伺,众口啧啧,以此相讥。好的将领自守廉洁,公私出入之款项,使之共见,用廉行以服众;不明则孰罚孰赏难决,军纪严整何从谈起。所谓明,便是看明战士的表现,何者冲锋陷阵,何者回力合堵,后又通过平日办事对其不断考验,上级对下级的表现要做到心中有数,一勇一夫,长短贤否,皆识其大略;不勤,军营之巨细皆废弛不治。兵器不锐、车马不备、粮草不裕,为战更何从谈起。

临阵胆识。便是“不怕死”,不怕死逢战必临阵当先,一往无前,士卒皆效之。不怕死,不作后路之想,必全力相拼,凡具此两点,便是最强战力。

不急名利。但凡以名利为动机的人,不思军功战绩就图升官发财,结果稍不如意便心生怨恨。平日与同级比薪水,与士卒斤斤计较,毫厘不让。此类临阵不能聚众,一心谋私,耽误战机,于人于事都是祸害。

能苦耐劳。身体瘦弱者,过于劳累就会生病,精力不济者,长期辛苦精力就会涣散,军营大小事务堆积如山,不能处理。健身强军,以为只有沙场征战之士求之,实为大误,但凡为士,居一室之内,处战场之远,皆有强身之必要。

做到以上四点,已为不易,但终不是曾文公心目的上上之选。那什么是曾心中的最高标准,用他的话说就是良心和血性。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儒将。什么就儒将?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又注意借鉴传统文化和军事思想的将领便是儒将。“良心和血性”这一思想的提出与曾的儒家思想有脱离不开的渊源。儒家的思想里,良心之至是忠义。何为忠,为人不二,但尽人事。公忠体国,又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忠。何为义,是合理行事的基本准则,正直为人,合乎道德地行事。那什么又是血性?血性是热血,是持久的热血,队伍溃散之际敢呐喊,战事决战之际敢冲锋。官气增一分,血性就减一分。血性者,打仗出则向前,入则殿后,一片赤胆忠心,为人淳朴厚重,以诚实单兵,又嫉恶如仇,有担当,敢作为,此乃真正的统领之质。

曾老还补充说,如果一个人具备了前面所说的四条标准,但没有良心血性,一样不堪大用。因为没有良心血性的人,在最后的关头都是不可靠的。但是只要具备了良心血性,即使四条标准一开始没能全部满足,在日后都会具备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良心血性者,可拜上将军——《曾胡治兵语录》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cn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