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的日子,不应该祝福快乐!是呀,长这么大,我都没有去深究这个问题,应该感觉到汗颜。不佩行走江湖啊。人最容易的是轻易地原谅自己,而不放过别人的过错。我将引以为戒。都说时间可以让人治愈,记住历史,传承精神,不忘传统就好。
端午节这天,记得母亲在日,都裹粽子,喝雄黄酒,烧仙草洗身。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讲。母亲裹粽子有个特点,三角形的粽子总裹不严实,每每都会添角。母亲每裹一次粽子,都会先试一遍裹三角粽的方法。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然后才甘心裹起长方形的枕头粽。就像设定好的程序,再一次播放,也只能是倒带。
南方端午时新结的板栗尚未成熟,所以板栗成熟的秋天,晒一大簸箕的干板栗是必须的储备。包粽子少了板栗这一味,恰似结婚三大件少了其中一件。这样的局面,也是传承的重要一环,无可变通。
绿豆是要磨开分成两瓣去壳的,淡黄的金色与板栗的黄作对比,就像纯金和菜金相差一级色谱。这样的调配有何道理,我也说不上来。一块长条事先加全配料腌制的五花肉是包粽子的硬件重点。粽子的成色和质感全靠这块五花肉来点晴了。
碱是调配粽子柔韧度的标配,缺了碱,就像人的肌肤擦惯了面霜后,不再擦后的空洞起皱。上好大颗粒用草木灰泡过的粘糯米,捞起来滤干水,拌上适量的盐,不咸不淡,全凭个人经验。粽子的味道,是一个主妇的招牌。
开水烫过的粽叶,泛着青绿。粽叶头尾的修剪,就像裁剪一件工艺品,稍不留意,会剪裂粽叶,包起粽子来就影响了整体的美感。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得提前做好。每一下程序都马虎不得。就像一件工程需要预算员事先进行评估预算,所有的材料都按比例算计预备,主妇目测的准确偏差大小,就可以间接看出主妇的持家本领。
最考验主妇技能的是包粽子了,这可是技术活。粽叶的大小,宽窄,排列的紧密程度,包裹的技巧,扎粽子的力度,大小适中,过松会漏或散,过紧难煮熟煮透。吃起来要松弹紧凑刚刚好。
煮粽子更讲究火力调配,要煮出一锅香软可口,油光发亮,口感地道,咸淡相宜粽子,各个环节都得衔接得恰到好处。
做事如做人,一个粽子的成功,就好比一篇好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各方面都结合得尽善尽美,方具有可读性。
当那一个个粽子吃到嘴中,母亲的特有的味道就在舌间泛滥。和一个家庭的家风凝聚力一样,各有千秋,各有味道。
母亲走了,母亲的味道还会留在唇齿间,经年不会消散与忘怀。每年都会拿出来,叨念与回味。
母亲包的粽子,是任何别的粽子无法比拟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