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读书第三天
书名:《重建师生关系》
时间:2019年1月12日晚十点到十一点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三天,今天也是周六,也是我对象的爷爷过生日,上午给我对象的爷爷过完八十三岁生日,两点半左右就急急忙忙给我上八年级的妹妹辅导作业,一直忙到十点左右,这才有空仔细阅读史金霞老师的<重建师生关系>关系第一的第三部分的内容,在这次文章中史老师讲到教育实践需要订立目标,还要将师生关系具体化,变成一个个可以在实践中去探索的操作点,才有可能落到实处,而这个需要去实践的操作点就是“爱,理解,对话和尊重”史老师提到爱是在长期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爱情或亲情的感觉,“爱”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首先,爱一定是相互的,是关系的双方都能感受到的一种亲情,一方拼命地施予但对方并没有感受到的,一定不是爱,其实,我们与学生之间的爱也是相互的,我们对学生好,学生也会知道感恩,知道不惹老师生气,所以老师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真正的爱一定是从爱自己开始的。一个爱自己的人,才具备爱的能力,也才会有爱的意识,当爱真的来临时,能够感受并抓的住。再次,真正的爱,会让人尚未行动就能早早体验美妙的感觉。
而在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中,经常存在两种扭曲的“爱”:一是受宠爱,孩子被动的接受对于主动的施予,双方在爱的力量上不是一种势均力敌的平衡关系。二是做可爱状。为了能够迎合父母或老师的要求,博得他们欢心,而宁愿牺牲自我,在父母或教师面前卖萌,这是我们在重建师生关系中要着力避免的。
而重建师生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理解,但我们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吗?
要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需要把握理解的特点:其一,理解常以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考察对方、理解对方,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其二,要理解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经验。史老师特别强调教师保持自己求学时代的记忆,以此来塑造自身,成就自己。
其三,善于倾听,是理解对方的前提。很多时候,教师和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常常学生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老师抢了去,而不知道学生其实所表达的并非这个意思。而如何去与学生沟通交流呢?
要会“聊”、“辩”、“商”、“谈”。只有学会正确的与他人聊天,通过辩论认清真理,相互妥协、相互让步,才能追求平等、自由、公正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掌握沟通的技巧对我们来说特别的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