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 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 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

作者: 简小静 | 来源:发表于2017-08-20 21:55 被阅读160次

8月7日周的汇总

自我04 | 本我、超我和自我

第一,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超我和自我这三部分组成。

第二,本我就是本能,奉行享乐原则。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中只有本我,那这个人就会不顾一切地寻求各种欲望的满足。

第三,超我也就是道德,奉行道德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父亲形象和社会文化规范的内化,这一点也可以延伸为,超我是抚养者形象和社会文化规范的内化。

第四,本我和超我有直接冲突,自我在它们之间做协调,奉行现实原则。也就是环境允许一个人做什么,这个人就做什么。这里说的自我,类似于网球教练提摩西·加尔韦提出的“自我1”,也就是意识和头脑层面的自我。

第五,我们还可以看到,本我,和自我期待有关系,而超我,则体现了权威的期待。从这个角度看,又和我们第一周的内容,联系起来。


自我05 | 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

第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三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行为,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流派的两位大师级人物,罗杰斯提倡“成为你自己”,而马斯洛提倡自我实现。

第二,罗杰斯认为,自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体验与思维,是实体与镜像。思维因为可以形成文字,可以有逻辑,所以被人类重视,但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碰触到他的体验。

第三,现象场是罗杰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一个人的重大体验与它发生时的时空的综合。

第四,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两个人,如果深入了解了彼此的现象场,再四目相对四分钟,都可以爱上彼此。如果你想了解谁,可以好好地去了解他的现象场,碰触他的深刻体验。


自我06 | 让你的本能喷涌而出

第一,抱持性环境:当你做好时,认可你;当你受挫时,支持你。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咨询师对来访者,领导对下属,都可以去提供抱持性环境。

第二,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对立面是“匮乏的坏妈妈”和“完美妈妈”,它的准确翻译应为“刚刚好的妈妈”,或“60分妈妈”。

第三,“抱持性环境”和“足够好的妈妈”,都是英国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提出的,他建议该这样养育孩子: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第四,温尼科特将人的自我视为一个能量球,能量球可以是伸展的,也可以是萎缩的,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灰白的。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能量球。


自我07 | 进入别人的现象场

现象场就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

每个重大体验,就是一个“现象”,而时空,就是现象发生时的“场”,它们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现象场。


问答:成为带着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 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dq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