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4588/bf336072939b2a40.jpg)
最近讲到病句模块中语序不当专项,其中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顺序有点难度,就想着怎样搭梯子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最后从造句作业和课堂设计调序入手。
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昨天留了让学生造句的作业:看完一轮复习书上的知识点,仿照着知识点多向定语和状语的顺序要求,再造两个句子。
今天作业收上来了,看着学生或照搬册子上的或原创的句子,明显感到一部分学生是很有默契的,还把所造的句子进行了顺序划分和注释说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完全没有理解意思,应该是随便写了两个句子交上来。
改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个学生造的句子非常有趣,还有的原创就是病句,就把写的有趣的句子在班里读了,对此小作者进行了表扬,有语病的匿名读给学生,并写在黑板上进行剖析,当场进行判断辨别。课堂上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在相互讨论纠错中,学生把这两个知识点掌握了。
同时在讲课时,一个班按照一轮册子上的顺序先做高考题,再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讲解,然后再进行当堂练习,感觉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不少学生先被高考题难倒了,而后面当堂训练的难度并不大,没有达到应有的巩固效果。此时就在想,在学生做题之前有一个梯度,先易后难的过渡,让学生易于接受
我就想是否该给学生提前搭梯子,通过简单的病句练习了解这个知识点,掌握了之后再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完成对应的当堂训练,最后再来做高考真题,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下课后就赶紧补充相应的资料和练习,到另一个班上课时就按照这个进行了调整,果然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做一个有心人,多思考,巧设计,才会有进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4588/6863cd32cf3d1df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