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时代,我就早已听说大学生活的许多不同之处。比如一节课两个小时,上午上课,下午可以尽情玩;再比如,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闲暇时间可以去外教那里蹭课,去学习心理学、学习法律等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1757/1d560ec328696ac9.jpeg)
在入学之前,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如果大学真的像高中老师口中所描述的那样,那成为大学生可真是太幸福了,而我目睹着身边的家人、亲人,如此劳累地生活,真的与学校中的生活相差太多。大学里的选课与上课到底是怎样的?经历了这四年,回过头来我才发现,我所经历的稀松平常,正是这个年龄段之外的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一、上课
我所学的是化工专业,大一大二前两年课程繁多,在询问了一些学校校友之后,我才发现化学系的课程在我们学校是最多的。基本每天周一到周五早上全部满课,下午前两节也就是下午两个小时都是有课的,而上完那些枯燥的课程以后,很难有动力在下午后两节课出去运动。周一到周五晚上我们还安排了三次化学实验,实验有长有短,有的半个小时,有的三个小时,有的实验甚至需要周六全天在实验室。各种各样的实验课程,学习科目如此之多,让大部分同学陷入了迷茫的刷课劳动中。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实在难以将这些理论课学习透彻。甚至大多数课程都只能通过考前背重点来达到及格要求。如果当时就有察觉到这样的现状是不合理的,那么在大学里就会提前安排好学习的着重点,在将来择业时不至于陷入被动。
从我们这一届的经验来看,如果想要考研深造那就提前将主攻专业定下来,深挖专业知识,认真向老师请教问题,另外,也不要将英语落下。如果想要毕业之后出去工作,那就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在几个职业方向上多尝试,抓住一些较小的机会去提升自己,用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选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1757/4b28352de352b3e2.jpeg)
除了必修的专业课外,学校也有要求选修跨专业课程,我选修了三门网课和三门跨专业课,包括器乐教学法,考古概述,还有狭义相对论概论。坦白讲,最让我感兴趣的只有器乐教学法,因为老师普及了相当多的音乐知识。而狭义相对论,则非常深奥和枯燥。
选课之前不应该以自我印象去选择那些并不了解的课程,应该多问问学长学姐,打听那些讲课特别棒的老师。在大学校园里,老师的讲课水平和学术水平是没有直接联系的,只有听过这位老师讲的课,才能知道这门课程是否值得去选择。那些既有学术风范,又有授课能力的大师们,对于人的想法和人生方向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