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0年,鲁隐公三年。
这年春天发生的大事,莫过于周平王之死。
【原文】
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如果将周朝的历史分为西周和东周两部分的话,周平王是东周的第一任天子。
周平王的父亲周幽王,也就是传说中那位千金买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昏君。
西周的灭亡,历来被认为是周幽王昏庸无道的结果。这当然也是事实。但是,历史研究表明,最直接的原因,很有可能还是这位周平王(即太子宜臼)起兵叛乱。
当时,周幽王宠爱褒姒,废除宜臼的太子地位,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到申国,自称“天王”,公然与周幽王对抗。周幽王亲自带兵讨伐宜臼,结果被宜臼打败,周幽王战死。
此后数年,宜臼在秦、卫、郑等诸侯的帮助下,继续征战,终于扫清政敌,在雒邑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成为了天下的共主。
但是,诸侯们都知道,周平王的王位是抢来的。
即便他编造了一整套谎言,声称周幽王是死于犬戎之乱,但是欺骗不了天下人。
王室威信一落千丈,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与周平王的这段经历不无关系。
毕竟,他曾经反叛父亲,并且在战场上置父亲于死地。
天子不孝,又如何要求诸侯们效忠?
回到正题——
天子驾崩,当然要发讣告,也就是原文中的“赴”。然而诡异的是,周平王死于三月壬戌(二十四日),王室的讣告却说是三月庚戌(十二日),提前了整整十二天。
连这种日子都搞错?
真係有冇搞错吖!
杜预对此解释:王室这样搞,是故意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王室衰微,号召力不强,怕诸侯们前来参加丧礼,拖拖拉拉,所以干脆把时间写早一点。
从前年王室给在世的仲子送丧仪一事来看,这种荒唐事,他们还真做得出来。
【原文】
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紧接着,三年夏天,鲁隐公的母亲声子也去世了。
顺便说一下,鲁惠公的第二位夫人仲子,也就是太子允的母亲,已经于去年十二月去世。鲁隐公二年的《春秋》写道: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但是《左传》对此未作记载。
周朝的礼制下,人活着,等级森严;人死去,同样分三六九等。
最基本的原则:天子之死,天下震动,有如山崩,所以称为“崩”。诸侯之死,国内震动,同样有如山崩,但是毕竟不能和天子相比,所以只能类似于“崩”,取其谐音,称为“薨”。卿大夫之死,生命的终结,称为“卒”。士之死,不能继续享受俸禄,称为“不禄”。至于庶人,也就是平民之死,没有任何修饰,便只能称为“死”了。
有意思吧?
更有意思的是,即便享有一定的身份,如果死亡没有得到某种仪式的确认,同样不能享受相应等级的待遇。比如说,前面提到鲁惠公的第一位夫人孟子,原文是:孟子卒。按惯例,国君的夫人是与国君同样待遇,应该称为“薨”才对,孟子为什么是“卒”呢?原因是“不成丧”,也就是没有讣告诸侯,而是非常低调地把丧事给办了。
鲁惠公的第二位夫人仲子,是正儿八经的“薨”。
现在,鲁隐公的母亲声子去世,以她的身份,自然也没有讣告诸侯,安葬后没有回到祖庙号哭,也没有把灵位摆放在婆婆的灵位旁,所以也不能称为“薨”,只能称为“卒”。
更令人唏嘘的是,因为不是夫人,所以《春秋》也就没必要记载她的葬礼,甚至连她的姓也不作记载。作为代理国君的母亲,她得到的唯一照顾便是——《春秋》好歹记载了她的死讯,创造性地用了“君氏卒”三个字。
所谓君氏,大概就是国君的母亲的意思。
鲁国的大夫们,想必杀死了不少脑细胞,才想出这么个专有名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