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英语一个好归宿
我相信以下情况,绝大部分英文学习者都遭遇过——
第一种:看到一句话或者一段英文的是时候,会挨个看每个单词的意思,然后连在一起拼凑出中文意思;
第二种:当我们在写英文作文的时候,稍稍不注意就会掉am, is, are或者复数忘记加s、动词忘变三单等等······当然,还有更魔性的写法,直接把中文字字对应翻译成英文。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英文干脆翻译成——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兄台,这也叫英文?Pardon?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2905/5933f11a2b42d7ea.jpg)
是的,稍微学过一些英文的我们都知道这些错误常犯,但是——老师,我就是控制不住我即己啊!
1
透彻的分析
面对第一种情况,我们通常会把这种不足嫁祸于“单词”身上——“老师啊,我单词不认得,意思没有拼凑出来。”今年暑假的时候我问一名在澳门读初二的孩子,你们学校的英语阅读素材都是什么?答曰:香港的原版英文绘本。我问:你们是怎么理解阅读的?孩子告诉我:先查单词,然后一个个意思去凑。我问:如果再难一点的怎么办呢?她告诉我:高年级的学姐学长叫她这么做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这种方式可行吗?答案是肯定的。中低水平的英语阅读者多将母语思维用于辨别词义,而高水平英语阅读者多将母语思维运用于段落大意的概括。“拼凑法”猜句意的方式是没有经过充足英文启蒙的学习者的必经之路。对于没有语感的少儿及成年人来讲,这不失为一个强行理解阅读的好方法。但是,如果阅读的方式如此简单而单一,真的能读清其中的内涵与逻辑关系吗?如果单单是拼凑,其中衔接就只能是“平行关系”,既不存在“包含关系”,也没有含义上的“曲折关系”。文字量一旦大了,便不知所云。
要知道,中文是为“主题”服务,而英文是为“主语”服务的。中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取材广泛、形式多样、运笔自如、不及拘成法。正如苏轼所说:“如行云流水,处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而英文,无论这句话多么长,主语只有一个,分句之间一定存在语法上的衔接关系。
我们来举两个例子作对比:
中文例子——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一句话无论是画面感、还是音律,都堪称佳作。短短17个汉字,用了三个逗号分开,其主语又分别是“人们”、“人们”、“东风”、“春天”。按照我上面刚才所讲的,中文是围绕主题服务的,而英文是围绕主语服务的。所以如果按照字字对应的结构来反应成英文,显然会变成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中式英语。
英文例子——伊索寓言《驴和蚂蚱》
An Ass, having heard some Grasshoppers chirping, was highly enchanted; and desiring to possess the same charms of melody, demanded what sort of food they lived on, to give them such beautiful voices.
(中文翻译:一头驴,听到蚂蚱的歌声,很是羡慕,渴望拥有同样美妙的嗓音。于是,他问蚂蚱每天吃什么东西,才能拥有如此拥有如此优美动听的歌声。)
聪明的我们不难发现,原文(英文)只有一句话,其主语就是“An Ass”(驴)。而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自动被切分成了两句话,中间加了一个句号。在中文之中,特点是用逗号讲长句分成小分句(短句),而英文虽然看似也是几个小分句组成,然后每个小分句之间都有逻辑词语(起语法连接作用)去支撑,如同胶水一般起粘粘作用,比如having heard/ and/ to 等等。反过来思考,如果是咱们中国的英文学习者首先看到的这段中文,当我们理解后翻译成英文的时候,自然就容易掉这些“起粘粘作用的英文词汇”。
在我们细看了以上中英文差异后,回归到问题核心——学英文的过程中到底该如何摆脱中式思维,如何写出“真英文”?
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概念——有声思维。
如果将有声思维的教学方法广泛地应用到我国的外语教学中,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况,改变我国外语教学目前耗能大、成效小的局面,从而促使我国的外语教学从知识型教育向思维型教育的转变。
那么,到底什么是“有声思维”?
这个概念在我们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因为其在外语教学各领域(如外语阅读、外语写作、外语听力、翻译等)的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都有着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是具体外语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拿英语原著精读课为例——
(1)课堂内外的朗读与群内打卡;
(2)句内、句间与段落间的从语法到逻辑再到文化层面的讲解。
事实证明,阅读课上经过完整有声思维训练的学生比没有经过有声思维训练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与透彻。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2905/fa16dfd047f60d1f.jpg)
如此以外,还有什么可以称为是有声思维训练呢?比如男女老少都爱玩的英语趣配音。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英语学习工具,不仅能提升发音口语,还能练到听力以及阅读写作,功能之强大非你我所能预及。然而,囫囵吞枣似的配音学习让家长们担忧,配音的学习痴迷于一个又一个有趣视频的借口。
或者,我们应该先看看配音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才能让家长们充分重视配音的再学习。我们不妨看到以下几个问题——
(1)孩子们是对动画片情节印象更深刻,还是对普通教材中的情节更深刻?
(2)孩子们是对动画片中台词记忆更牢固,还是对教材中的句子记忆更为深刻?
(3)动画素材,哪怕其英语难度稍大于课本,要求孩子们复习的时候,他们会更倾向于复习动画内容,还是正儿八经的教材内容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2905/08c3e494cc8bc6ba.jpg)
实不相瞒,孩子们对配音课上的内容通常都能倒背如流,不仅语气模仿到位,连动作和神情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那么,这之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如果闭着眼都能把原台词说出来,写作的时候还怕会写错吗?同样的句子结构,无非是固定位置上换了词语罢了。如果长期接受正规配音的训练,还会担心听力吗?你说都能说得跟原版一样了,听自然也没问题,听力是受口语水平影响的;最后,由于长时间接受场景性英文会话训练,英文思维是英文与场景结合而生成的,而不是通过语法。其优势之明显,对于不急功近利的英文学习者有诸多显性和隐形的益处。
2
总结
经过以上分析,大家应当知道了有声思维在英文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关于更多英文学习的困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或者后台留言。若觉得本文对自己的英文学习思路有帮助,欢迎友情转发!多谢!
个人微信号:xiaoyaowaiyu2016
微信公众号:肖瑶外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