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开它之前,我并没有想到《步行者日记》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如此大的心灵震撼。毕竟相较于各种名著或畅销书而言,它实在称得上名不见经传。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处于母亲生病住院期间,再加上生活中种种困扰,我整个人处于比较低沉焦虑的状态。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强的积极导向,它告诉我,如果你有搁置的梦想,觉得自己被各种外因困扰以至不能前行,放手去做吧,不要怕,相较于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你只需迈出第一步。
翻开这本书,在前言部分我就被作者的经历深深震撼了。我一度怀疑这是一本小说,毕竟谁能想到,一个17岁才初中毕业、多次徘徊在自杀边缘的人竟然真的去到了哈佛法学院读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个膝盖受到重伤,被医生断定将要永远失去双腿的52岁老人能完成徒步穿越美国的重任呢?而随着阅读深入,我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步行者日记》这本书的原名叫Morphine Dream(吗啡梦想),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唐纳德··L··布朗在被注射了过量的吗啡后陷入恍惚,在恍惚中立下两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将之实现的切身经历。13岁那年,唐纳德的父亲去世,他的家庭陷入危机。在父亲去世的阴影笼罩下,同时也为了帮助母亲减轻家庭负担,他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开始沉迷于挣钱和打棒球。22岁由于身体原因被职业棒球队淘汰,更为不幸的是工作中的一次意外,他的右膝又受了重伤,被医生断定他将永远失去双腿。为了保住双腿,他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手术。在一次手术后,疼痛难忍的他不得不靠吗啡止痛。过量的吗啡使他陷入混沌,在混沌中他写下来“哈佛法学院”和“徒步穿越美国”两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在周围人的质疑中,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两个“被吗啡点燃的梦想”变成现实,并在接下来的人生中逐一实现。
书中在写他徒步穿越美国的经历时,穿插讲述了他的人生以及求学并进入哈佛法学院读书的整个过程。相较于大部分人而言,唐纳德的人生是不幸的,他的个人经历仿佛验证了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但是在其不幸的人生历程中,短暂的消沉后他总能选择积极面对,勇敢的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唐纳德又是幸运的,在他沉浸于痛苦中时总是有那么几个人出现,温暖他,指引他前行。这些温暖也影响了他,使他成长为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他坚忍不拔的性格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为梦想而奋斗。
整本书读下来,脑海中不断强化一个信念:只要你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那么未来就有无限可能。无论是在工作中遇到的瓶颈,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一味的怨天尤人或瞻前顾后均于事无补。而只要静下心,勇敢而坚定的迈出第一步,就总有破茧的一天,毕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今日值得被表扬的事:今天来上班啦。上午不太能投入到工作中去,下午好多了。加油加油!
今天依旧是感谢公婆的一天,尤其是公公的到来,我能够安心出门上班,不用担心婆婆自己在家带两个孩子太累太郁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