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出击匈奴接连获胜,卫青威名震于遐迩。汉武帝决定将反击匈奴的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以收复被匈奴所占土地。
汉朝首先要做的就是收复黄河河套地区的河南之地。 “河南”地区距离西汉京师长安九百余里,快骑数日可到,对西汉王朝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里土地肥沃,农产丰盛,水草甘美,不仅适宜于农业生产,还是难得的牧场,对匈奴来说也是富饶宝地。
秦朝大将蒙恬北征匈奴取胜后,收复了这一地区,在此筑城立塞,派兵驻守。
秦末农民起义后,匈奴乘中原政权无暇北顾之机,又大驱南下占领河南地区,并以此作为侵扰中原的基地。
卫青两次反击匈奴取胜之后,汉武帝认为夺回京师长安这一北部屏障的时机已经成熟。
元朔二年,匈奴以大部兵力向东攻击上谷、渔阳地区,只留有少数兵力镇守河南之地。
汉武帝抓住这一战机,命卫青率大军出云中进击盘据在河南的匈奴楼烦王和白羊王,同时派李息率一支军队出代郡,以牵制匈奴东方兵力。
卫青秘密率军北上,再沿黄河西进,对楼烦王、白羊王的军队进行突然袭击,匈奴军毫无准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迅速溃败。
楼烦王与白羊王带着少数亲兵仓皇逃走。卫青指挥大军乘胜穷追,一直追到高阙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黄河西北岸),沿黄河溯流南下,直抵陇右。
这次战役共斩杀匈奴军两千三百余人,俘虏敌军三千零七十一人,缴获马牛羊牲畜百余万头,车辆辎重无数。
卫青收复了河南地区,而他所率领的骑兵,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全甲兵而返”。
汉武帝为了表彰卫青的卓著战功,特封他为长平侯,赐三千八百户租税食邑。随同卫青出征的部将苏建、张次公也分别被封为平陵侯和岸头侯。
匈奴单于失去今河套地区,十分愤恨,于元朔四年派兵大举侵扰代郡、定襄和上郡等地,杀略汉朝吏民数千人。
第二年,汉武帝再次命卫青为统帅,与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四位将军一起,共率领十余万人出击匈奴。
卫青亲率骑兵三万出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南),其他四位将军所率骑兵,俱出朔方。
为了迷惑匈奴单于,牵制东部匈奴兵力,武帝又命李息、张次公为将军,率兵出右北平(今辽宁凌源县)进攻匈奴,以策应卫青的主力作战。
汉军作战的主要目标是消灭匈奴右贤王的军力,擒获右贤王。重点在西线,东线只是进攻的次要方向。
匈奴右贤王对于汉军的进击毫无思想准备,他认为他的王庭已远迁塞北,在大漠南沿(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汉军是不可能深入大漠的。
因此他放松了警惕,不加戒备,每天照样饮酒取乐。
卫青针对右贤王麻痹轻故判断失误的弱点,命令各部迅速行动,远程奔袭,在很短时间内,出塞北进六七百里,在一天夜晚突然将右贤王的王庭团团包围住。
右贤王喝得酩酊大醉,当他从昏醉中惊醒时,他的军队已被汉军打得落花流水,四处溃败了。
见形势不妙,右贤王便不再组织抵抗,带着自己的爱妾一人和几百名骑,冲破汉军重围向北逃去。
卫青一面指挥军队歼灭余敌,一面命轻骑校尉郭成等率兵追击右贤王,一直追了数百里,右贤王终于逃去。
这次战役,虽然没有擒获匈奴右贤王,但俘获了匈奴裨王十余人,匈奴部众一万五千余人,缴获牲畜数十万头。
这是卫青第三次对匈奴战争获胜,他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最大的胜利,受到了汉武帝特殊的恩宠和奖赏。
当他带着无数的战利品和俘获的众多停虏,率领全军浩浩荡荡凯旎而归时,在塞下便遇到了汉武帝从京师长安派来的使者。
使者手持大将军印,在军帐中代表皇帝拜卫青为大将军(即全军统帅),各将从此都归属卫青统属。
为了褒奖卫青的行殊功勋,武帝还加封他八 千七百户,他的三个男孩,包活在襁褓中的婴儿,也进封为侯。
卫青认为战争的胜利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号,“皆诸校力战之功也”,应加封部下将校。
而自己的小孩没有功劳,“上幸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因此回到长安后,即上表固辞,不敢受封。
武帝对他倍加器重,对他说:“我非忘诸校尉功也,今固且图之。”立即下令御史晋封 跟随卫青出征匈奴有功的将军公孙敖、公孙贺、李蔡和校尉韩说、 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等为侯,另外在东线作战有功的将军李 息等,也赐爵关内侯。
(资料来源:中国历代外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