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儿,
妈妈要记录下今天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件事。
吃过晚饭,你跑到客厅的窗户边,像之前一样,一条腿踏上窗台,另一条腿搭在距离窗台十厘米左右的沙发扶手上,想学小鸟飞。
正躺在沙发上看手机的爸爸,马上严肃制止道“絮絮,不能爬窗台,咱们是十三层,玻璃也不是防弹的,万一你把玻璃压碎了,就摔死了!”
爸爸一板正经,你却笑嘻嘻得不以为是,依旧“飞翔”。
爸爸直接把你抱下来。
不过,很快你就逃脱出他的“魔掌”,再次跃身去爬窗台。
这次,爸爸语气更加重一些,故意瞪大眼睛说“絮絮,你给我下来,你要是真从十三层掉下去,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顺势,把你抱到腿上,对着你的屁股打了两下,看样子,不重。
不过你,虽然没被吓到,但也有一丝丝害怕,故作委屈得跑到妈妈怀里,带着笑容,又装着哭腔,在我耳边偷偷说“妈妈,爸爸是臭坏蛋,我们把他锁到小黑屋!”。我把你搂得紧紧的,安慰道“嗯,爸爸是有点臭坏蛋,但是他的确是为絮絮好,怕絮絮出危险!”
从我这里抚平伤口后,你再次爬上窗台,这回,爸爸真急了,抱下你后,用明显比上次更大一点的力气,打在你屁股上。
这次,你显得更委屈了,不过依然没有打破底线,又哭又笑得嘴上不饶人。
不过,这次结束,你没有再爬窗台。
沉寂几分钟后,爸爸换了一种口气,开始回溯刚才的话题,大意和此前无异,有两句是“絮儿,刚才爸爸打你,也很心疼……”
听到这儿,你像是被感动了一样,马上翻转了“把爸爸关小黑屋”的想法,开始变得热情无比!
首先,你就近拿了一个桌上的耳机,递到爸爸面前,一脸认真得说“芭比,你不是到处找耳机么?我今天在家给你找到了,你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耳机应该是爸爸下班回到家,自己顺手放到桌上的。
然后,又把爸爸的拖鞋摆正一下,指着它,邀功道“爸爸,你看你刚才调皮时,把拖鞋弄乱了,我又刚刚给你摆正了!”其实,拖鞋明明是你刚在屋里乱跑时,踢乱的。
因为你刚三岁,前后圆谎的伎俩还很小白,但是难掩你想和爸爸和解的心情。随后,你又给他递了牛奶、橘子。
爸爸又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絮儿,以后你还爬窗台吗?”你看似心不在焉,确掷地有声得回答道“不会了,我会保护好自己!”
眼看你们的关系已经和好如初,但接下来的一幕让我们意想不到......
你站在离爸爸大约三米左右的地方,立得挺挺的,很郑重得说道“爸爸,你不应该打人,打人不是好办法!你再打人,别人也不会对你好了!”边说,边把小手张开,用力摇晃。
看着爸爸一脸懵的样子。
你又用同样的语气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连同动作。
作为最懂你的妈妈,我帮忙翻译下要义,
第一、虽然你说的有理,但是不应该打我,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第二、如果你以后再采用打人的办法,我也不会好好对你了。
絮儿,妈妈必须跟你坦白下,今天你爬窗台的行为,其实并全不是你的错。因为此前你也爬过,但是妈妈没有制止,只是跟你约法三章:如果想爬窗台了,必须叫大人到身边,保护你。
而爸爸可能是因为,此前在企业负责安全工作,所以对安全问题格外敏感,所以对爬窗台这件事的处理是:无条件制止。
根本上,是由于爸爸妈妈对同一个问题的尺度要求不同,才导致你认知上,难辨深浅。
今天,我和爸爸就这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以后不能再爬窗台了。
不过你今天的表现,着实让我小惊艳了一下。可能这些点恰是我自己欠缺的,所以想特别提取下,供我们一起成长。
一来,是你挺勇敢的。表现是,爸爸开始制止你时,你并没有马上收手;即便爸爸连续三次制止,且还打了你几巴掌后,你也没有被吓哭,或者真得被吓到。
由此可见,你的胆量还是蛮大的,且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
宝贝,随着你不断长大,可能会越来越多遇到,自己的想法不被别人认同,不被大多数人,甚至你最在乎的人认同。彼时,妈妈想告诉你——请根据你时下的认知,坚持自己所选。
为什么要坚持自己呢?一是日后不后悔。你知道么?其实人往往不会因为自己做错事而后悔,因为无论对错,都是由你当时的认知决定的,如果你当时的认知只有30分,怎么可能会做出90分的答案呢?所以即便后悔,也应该后悔——你当时的认知太低了。
但是人在回首往事时,会实打实因为,当时没有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而后悔!
从选择的结果上来看,世俗可能有“好坏”标准,但是否“合适”?只有你自己知道。
坚持你自己的选择,尤其不被大多数人认同的选择,还有一个原因,就像李笑来说的,具有商业价值的观点,通常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大多数人的观点都是错的,二是你的观点是对的。这样说,妈妈当然不是大夸海口,奢望我们成为什么引领时代的人(接受自己的普通,才是成长的第一步)。
妈妈只是想告诉你一个规律,每个事物在新生阶段,都会被人不理解甚至嘲笑,就像火车刚被发明出来时,还没马车跑得快,当时也遭到很多人的嘲讽,但畜力终究抵挡不住机器的迭代,选对“科技”这条赛道,持续升级就好了。
我们人也一样,一旦确立了自己的想法,就要矢志不渝去行动,把结果做出来,其他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少人失败,是因为没有想法;更多人失败,是因为有了想法,却没有坚持。
二来,是你挺柔和的。表现是,爸爸稍有缓和之后,你就乘胜追击,表现出与之对等的宽容和友好。宝贝,妈妈问你一个成人世界,很老套的问题,你说是石头厉害,还是水厉害呢?石头坚硬不催,但水滴可石穿,说明水的柔韧性不可被低估。
柔性处理问题,是你未来和人打交道时,很有用的一种方式。将心比心、互惠双赢、给人留面,会让你的人际环境“宽松”许多。
最后,就是你的不卑不亢。经历前面几番风雨,刚也刚了,柔也柔了。最后你非常理智、坚定得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爸爸,你不应该打人,打人不是好办法!你再打人,别人也不会对你好了。
对比你刚三岁的年龄,着实让我们咋舌了一下。
是的,与人相处时,我们要尽量做到将心比心,给人留面子,但与此同时,同等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诉求。在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你自己准确、客观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才能让对方所知道,进而才能进一步找到,适合你们彼此的双赢答案。
不过,以上这三点,对于今天遇到的安全问题,可能理论起来,显得有些胡闹。是的,这就是妈妈想最后再补充的一点,安全问题和你“打坐修炼”的个人成长、人际社交、事业发展等全然不同,它不是一个有花样答案的问答题,而是一个只有对错之分的判断题。
所以,妈妈想再唠叨一遍,今天为你小骄傲的三点绝不适用安全问题。安全上,我们的处理方法就是,确定红线后,不逾越半步,小心小心再小心!
你说的那句——“我会保护好自己的”,是每个人行事的基本条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