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你梦想的职业是什么?你喜欢你目前从事的工作吗?
我一度很反感自己的职业,总觉得当老师这件事很委屈,与自己那星辰大海般的理想相去甚远。可这么多年在一线努力奋战着,对三尺讲台渐渐地从无感到x喜爱,拥有了始料未及的归属感,我想也许这是冥冥之中最好的安排。特别是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育儿这件事变得更有底气。今天是教师节,那咱们就聊聊班主任教我的那些事儿~
1.学会欣赏孩子
学校里的孩子性格各异,有的机灵古怪,有的柔和谦虚,有的张扬跋扈,有的胆怯懦弱,但无论是哪一种孩子,身上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当班主任,就要从各个方面考量学生,火眼金睛地发现孩子的长处,加以表扬,辅以鼓励,给学生进步的信心和方向。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应该从多个角度综合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要一味地追着孩子的弱点不放,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客观地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尊重孩子,学会欣赏孩子,孩子也会因这份欣赏,更加懂得爱与慈悲。
2.学会具体地鼓励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在教学中,我们从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可是一句“你真棒”实在显得太过敷衍,要想让鼓励变得真实有效,在鼓励学生时,需要做到细致、具体。
“这个字的第五笔你写得很漂亮,捺写得尤为舒展”
“最后这句话你读得特别有感情,你的朗诵水平又升级了”
“今天做操你的手臂伸的很直,特别像体操奥运选手”
每一次具体的鼓励,不仅是称赞,更是引导,是在向学生强化一种信息——孩子,你的这个行为很不错,下次也可以这样做。
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表扬也应该具体,多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不贴品德标签,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孩子做事的过程,而非专注于事情结果。如果你的表扬,总是笼统的一句“宝宝你真聪明”、“宝宝你真棒”,很容易让孩子忽略自己的行为过程,而更期待来自外界的对结果的评价,从而形成靠别人的认可来承认自身价值的心理,然而事实上,一个人有无价值,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
3.学会控制情绪
工作时总会遇到学生淘气调皮,也会有想要暴跳如雷的时刻,然而面对一双双澄澈的小眼睛,即使再怒火中烧,也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刻入学生的记忆,在无形中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在家庭教育中,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要时刻提醒自己管理好自身的行为和情绪,当与困难和烦躁不期而遇时,静心处理,客观对待,让孩子懂得,平和也是一种美,莫让那些负面的情绪在无形之中侵染到孩子的内心,莫让孩子成为你暴戾狂躁的缩影。
4.学会放手
无论是上课还是班级日常管理,班主任得做个“懒老师”,把主动权更多地留给学生自己。回想这些年的工作,大到文艺表演时想要表演的节目,小到班级工作中的人员安排,放手给孩子们,不仅仅是为了尊重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让他们从小学会独立不盲从,学会在棘手的问题前开动脑筋自己解决,不过分依赖他人,又能用合理的方式向他人求助。
在家庭教育中,学会放手是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多少父母打着爱孩子的名义,事事帮忙处处干涉,一步一步地把孩子锁进生命的高塔里保护起来。我也差点迈入过分保护孩子的窠臼,走入精细育儿的极端,所幸及时反省,给儿子优酱更多的陪伴,更少的干涉,相信未来的他定会是个内心温暖又自由的翩然少年。
其实,班主任教我的事情还有许多许多,最让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孩子的成长总是那么的不经意,转瞬间,他们就长大了。所以,请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请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光和暖,充盈他们的内心,充盈每一段精彩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