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老庄的辩与不辩

读老庄的辩与不辩

作者: 潇箫笑 | 来源:发表于2021-01-04 12:03 被阅读0次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南华经》

(一)

苏格拉底践行辩论,因辩论而失去生命。庄子主张无需辩,则可以至逍遥。

一刚一柔,前者甘心为真理头破血流,后者认为勘破万物妄相,放下执着才是真理大觉。

因为有前者之刚,世界有铮铮铁骨可歌可泣,因为有后者之柔,人生于世总能心安自在。

辩论有其好处。掰一掰更有新的视角,能拓宽更大的边界。庄子的不辩,是因为他认为谁是谁非,无人能定。

为什么谁是谁非不可知?庄子认为,万物皆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大鹏与麻雀不同的人生选择,但都是各安其性。这是“齐物论”的核心。

遂决定以赤子之心平等地和应之,任起无尽变化,于自己而言是放下执着,可以到达逍遥。

逍遥到底是什么?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而不执著各种相,感受无常的生命状态,顺应天道自然。

这个思想里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化。从自然角度来看,四季轮回,草木枯荣,皆有自己变化的轨迹,不必强求,反而能更好的发展。若揠苗助长,苗不但不会感激,还有可能失去生命。看破不说破,在合适的机缘下点醒才有用。

现代生活在商业、科技、工业、信息各方面的组织发展下,离天道的节奏感越来越远。很多问题的根源或许就是因为节奏太快,厨师重量不重质,美食出了安全问题;上班族没有时间和心情吃好一顿饭,身体出了问题;平时工作处理不完,终于下班啥也不想干,空虚焦虑接踵而来。

(二)

夜晚,书吧一角。

我与蓝松、公子与书吧老板四人,从《心灵奇旅》的欲望与平衡,当下与目标开始,聊心的道路,聊人生的意义,聊梦境的醒来,聊佛经的观己的菩提与观外的自在,聊现世生活里的金钱的度量观。

有的观点彼此认可则点头赞同,有的观点虽心存质疑却只是倾听沉默。

我们欢喜的,是每个人都在自己认可的世界观里拥有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并且从中获得心安、平和与能量。而那些尚未被解惑的谜团,虽然没有被完全释疑,却能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找到某种光。

辩与不辩,在这个时候失去存在的理由。

借老庄之言收尾: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别急。

“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观欲。

相关文章

  • 读老庄的辩与不辩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

  • “辩”与“不辩”

    在正式谈论之前,先引用英国哲学家米切尔的《陌生人》寓言: 战争时期,在一个被敌军占领的国家,一名地下游击队员遇到了...

  • 辩与不辩

    午饭过后到办公室休息,正在批改孩子所默写的生字,班长上来了,报告说,我们班的徐艺铎躺在走廊的地上,让他起来,...

  • 读《庄子》,问何为辩?

    读《庄子》,问何为辩? 文/燕赵北羽 庄周者,不辩之辩,天下名辩也。以其“辩无胜论”为引,试玩味之: “即使我与若...

  • 《瑜伽中的辩与不辩》

    《瑜伽中的辩与不辩》 原创 2016-05-21 何一鸥 MahayanaYoga何一鸥 佛家常说不辩,但同时佛家...

  • 不争不辩(转自网络)

    不辩是修行,无言是境界 所谓不争不辩, 并非只是语言。 而是守住内心的平静, 回归更深的醒觉与自由。 不争不辩,无...

  • 人生感悟2023~1

    《道德经》上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不辩,即是容忍,是为人立世的修养与德行。 ...

  • 2018/04/20在意什么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这里的“不辩”不是外表上的不辩, 而是内心的安然平静。 我们的心要朝向 自己仰望与感恩的对象,...

  • 老子故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三句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角度,提出了信与美、善与辩、...

  • 读《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读书是个静心思考和判断的过程。先哲的文章里,读懂不容易,吃透更不容易。 最近,对先秦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家之作,每每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老庄的辩与不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tv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