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南华经》
(一)
苏格拉底践行辩论,因辩论而失去生命。庄子主张无需辩,则可以至逍遥。
一刚一柔,前者甘心为真理头破血流,后者认为勘破万物妄相,放下执着才是真理大觉。
因为有前者之刚,世界有铮铮铁骨可歌可泣,因为有后者之柔,人生于世总能心安自在。
辩论有其好处。掰一掰更有新的视角,能拓宽更大的边界。庄子的不辩,是因为他认为谁是谁非,无人能定。
为什么谁是谁非不可知?庄子认为,万物皆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大鹏与麻雀不同的人生选择,但都是各安其性。这是“齐物论”的核心。
遂决定以赤子之心平等地和应之,任起无尽变化,于自己而言是放下执着,可以到达逍遥。
逍遥到底是什么?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而不执著各种相,感受无常的生命状态,顺应天道自然。
这个思想里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化。从自然角度来看,四季轮回,草木枯荣,皆有自己变化的轨迹,不必强求,反而能更好的发展。若揠苗助长,苗不但不会感激,还有可能失去生命。看破不说破,在合适的机缘下点醒才有用。
现代生活在商业、科技、工业、信息各方面的组织发展下,离天道的节奏感越来越远。很多问题的根源或许就是因为节奏太快,厨师重量不重质,美食出了安全问题;上班族没有时间和心情吃好一顿饭,身体出了问题;平时工作处理不完,终于下班啥也不想干,空虚焦虑接踵而来。
(二)
夜晚,书吧一角。
我与蓝松、公子与书吧老板四人,从《心灵奇旅》的欲望与平衡,当下与目标开始,聊心的道路,聊人生的意义,聊梦境的醒来,聊佛经的观己的菩提与观外的自在,聊现世生活里的金钱的度量观。
有的观点彼此认可则点头赞同,有的观点虽心存质疑却只是倾听沉默。
我们欢喜的,是每个人都在自己认可的世界观里拥有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并且从中获得心安、平和与能量。而那些尚未被解惑的谜团,虽然没有被完全释疑,却能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找到某种光。
辩与不辩,在这个时候失去存在的理由。
借老庄之言收尾: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别急。
“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观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