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闯
在当代中国画坛,梁天柱先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不仅是青岛书画界的元老,也是全国叫得响的著名山水画家之一。
他于1916年农历正月初六,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乡梁家庄子。原名梁善玺,因祖籍天柱山下,自号“天柱山民”,后以“梁天柱”为其画名。天柱山历代刻石甚多,最负盛名的是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于永平四年,即公元511年在山之阳书镌郑文公碑,闻名遐迩。此碑结字宽博,笔力雄强,为海内外学书者所推崇。从小生活在天柱山下,且自小酷爱画画的梁天柱,对这座书法名山可谓情有独钟。
梁天柱生于医学世家,兄弟七人,他排行老六。在青岛地面,熟悉他的人都不称他为梁画家,而是称他“梁大夫”。因他从医达40年之久,医术精湛,医德也很高尚。这就是说,他的主业其实是悬壶济世的医生。但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他情之所钟,心之所驰,生之所好,身之所乐的还是笔墨丹青。
上私塾时,梁天柱就迷上了画画。逢年过节,随处可见的年画,如红脸的关公,竖眉的张飞,持杖的寿星,白胖的娃娃,他都参照着临摹,一画就难以住笔。久而久之,他画啥就像啥,所画一些图案就被街坊邻居张贴在庆祝年节的小红灯笼上。17岁时,梁天柱遵父母之命,去闯关东,后在大连干过医院的学徒工、外科见习生。1940年,在外闯荡十多年的梁天柱从大连回到了青岛,考取了医师资格,与胞兄梁玉楝合伙在平度路上创办了大安医院并任院长。抗战期间,青岛来了一批避乱画家,他在行医的同时,就考入了画家宫本汀创办的青岛市第一所美术学校——青岛业余美术学校,学画3年,掌握了一些绘画基本知识和技巧。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行医。1957年,在他42岁时,调入青岛市市北区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直到退休。
身为医生,梁天柱恪守医道,治病救人。但他也一直未放弃对绘画的关注与热爱。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化验室的一个医师那里看到一幅山水画,这幅画激起了他对山水画研修的欲望。当他得知该画是从上海美专毕业的青岛著名画家孙国枫先生所画时,就下定决心要拜孙为师。那年,他已46岁了,有悖“年过四十不学艺”的古训。后来,他在孙国枫先生那里又第一次接触到黄宾虹的山水画,他完全被黄宾虹的笔墨烟云震撼了。从此,正式开始了他山水画的创作生涯。这也许,与他家乡的天柱山有关,他对山水特别钟爱,甘愿为画山水而做长途跋涉。他也写诗,学诗于岛城名家王苍门下,画艺常请教于孙国枫、张朋等人。
梁天柱是医生,后来却成为一代绘画大家,人们认为他是天才。其实不然,梁天柱的绘画功夫是从小小的处方笺上练出来的。那时,纸张匮乏,他就在处方笺上作画,方寸之间,自有天地。他上夜班没人看病时,就在处方笺或化验单上酝酿构思,打草稿,几十年持之以恒,从未间断。为此,他虽屡受批评,仍不改嗜好。每天,他至少要画几十张草图,就连他生病住院,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也要练笔不辍。就这样,他的速写积累了十数本。曾有人问他,画掉的处方笺有多少,他郑重其事地回答,有几万张吧。他生前作画,大到数十米的巨幅,小到半尺册页,从不打草稿,也不画面重复,提起笔就画,直接以焦墨作画,不修不补,一笔贯底,一气呵成。这也恐怕与他在数万张小小的处方笺上绘图,有密切联系吧。
梁天柱一生经历坎坷,历经磨难。但他随遇而安,不逐名利,不趋时尚,性格耿直,豁达豪放,宽厚率直。杏坛留名。画如其人。他在潍县路大杂院一处14平方米的小阁楼里,居住了近二十年,狭窄的木楼梯,每次上下,总是摇晃摇晃的,而房顶是斜坡式的,最矮处连身子都直不起来。他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陶醉于他的那方小天地,既是卧室,又是会客室和画室,对此他丝毫无有怨言,因为他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给病人看病他用心看病,回到家就心无二念地扑在山水画上。他经常早上4点起床,在自己睡觉的地方支起一个大面板作画,天亮时再合衣睡一会,然后去上班。他白天上班,晚间作画,每天至少画十几张,他画的草稿数以万计,除了临摹印刷品外,也临真迹。70年代,他学黄宾虹的画就可以梁乱黄了。而这些画,就是在这间小屋完成的,小屋见证了他的山水画的雄起,也承载了梁老的喜怒哀乐。
梁天柱作品:《高枕石头眠》说起梁天柱画画,没法界定他是受名家的启迪,还是悟性高的秉赋所致。他所热爱的画家,近有黄宾虹,远有石涛、石溪、王蒙等。尤其他对黄宾虹,推崇有加,不仅从各路朋友手中借来黄宾虹画集反复研读,并节衣缩食不惜重金搜求黄宾虹的真迹,为的就是细读体味,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学习黄老的用笔用墨和敷色技法。从黄宾虹的画卷里,他开始注重了笔墨的锤炼。他认为医生和画家同理,既要遵循规矩,但欲成方圆,还须到真山真水中去寻觅、去发现,以造化为师。当时,他没有条件去全国各地深入名山大川采风写生,因此,经常利用周六和节假日背上干粮到崂山去作画。他就像是崂山之子,春、夏、秋、冬都要去看望它。有一年除名夜,他为了观察山中雪景的变化,怀揣几个地瓜,烤着篝火,在山里那个墙壁透风的学校里呆了一夜。有人开玩笑说,崂山道上的每块石头都认得梁天柱。他画上大量使用的赭石和土黄,就是他用崂山背回的石头研磨的。同绘画颜料比,格外凝神浑厚。早期,他的山水画颇得黄宾虹精髓,可是他并不满足于继承一家一派,更不愿浸溶在传统文人画中,他立志要走革故鼎新之路。到晚年,他形成了似黄宾虹,非黄宾虹,独具一格的梁氏绘画面目。
梁天柱作品:《翡翠池》1977年7月,梁天柱正式退休了。在他办完退休手续的第二天,就轻装上阵下了江南。其后五年间,他七下江南,遍访黄宾虹的弟子,游历江南山水。他在笔记中写道:石涛上人言:“搜尽奇峰打草稿”,如奇峰不尽览,山川不广游,何能下笔有神?我致力于笔墨耕耘四十年,难脱前人面目,非笔墨功力不深,实乃造化蒙养不足也。”
1980年春天,花甲过半的梁天柱,又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西部之旅。面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他激动的老泪横流,一窟一画地观瞻,整整把敦煌壁画看了两天。只身两次兰州之行,他曾逗留半年有余,彻底影响了他的晚期创作。在敦煌,梁天柱找到了他绘画艺术的突破点,在飞天壁画前,他萌生了一个宏愿,这个宏愿有点像飞龙在天:“一定要把敦煌壁画辉煌的色彩和火焰般流动的线条纳入中国山水画,把宗教绘画的神秘、圣洁、热情引入山水画。”
梁天柱作品:《黄河东流》归来后,经过长时间的一段新探索,画风大变,他把敦煌壁画那色彩的瑰丽流动、节奏、韵律运用到山水画创作中,即出“黄”入“梁”,融入黄宾虹晚作的苍老浑厚,融水墨重彩于一炉,线如钢筋铁骨,浑厚拙朴,大气磅礴,不假华藻,为中国山水画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一石激起千层浪”。
1985年梁天柱个人画展在济南举办;1989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发行了他的第一本《梁天柱画集》,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其《江山不倦登临眼》、《日蚀》、《玄之又玄》等作品问世,使中国画坛为之一震。1990年,《江南》等13幅画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成为该馆建馆史上一次性收藏一位画家的作品最多的一位画家。1991年5月27日,中国画研究院破格聘请梁天柱为该院第一位特约画家,在隆重的受聘仪式上,著名画家、院长刘勃舒郑重地将聘书送到梁天柱手中,同时,他的《泰山之高抔土不弃》画作被该院收藏。由此,梁天柱在京城得到了普遍认可。1992年中央美院举办联展,盛名之下的梁天柱应邀参展,可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埋头作画。1993年11月3日上午,首都近百位画家、美术理论家云集中国画研究院,参加了由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梁天柱山水画展”及“梁天柱山水画理论研讨会”,这次展览轰动了首都和中国美术界。
著名理论家、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邵大箴先生激动地说:“把这些作品挂在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或者挂在法国卢浮宫,都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级的精作。”
艺术大师张仃先生看过梁天柱画展,感慨地说:“江西黄秋园、四川陈子庄都不为人所知,默默无闻画了一辈子画,最后终于被社会承认为中国山水画大师。梁天柱先生也是这样,他的职业是医生,动手术的,但他最热爱的是绘画,他今天展出的作品我看了很激动,梁先生画画很投入,在山水画上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甘于寂寞。梁天柱是当代中国山水画继黄秋园、陈之庄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发现。”
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称赞道:“梁先生的画有大家气质,画的构图千变万化,即使是小画,也有大空间,大容量,耐看。可染先生说一幅画挂在墙上可以看三天,这幅画就算成功了。梁先生的画是挂得住三天的。” 李可染的夫人邹佩珠说:“在梁天柱的画中,看到了李可染终生所追求的民族魂魄精神。”
著名艺术理论家王鲁湘说:“天柱先生舍弃宋以来过于琐细的皴法,把明清以来尤其是吴昌硕、齐百石大写意花鸟画中如枯藤屈铁的粗犷骨线大胆引入山水画,强化骨线中焦墨和浓墨的比重,以狂籀笔意画出山石结构。可以说,中国画史上还没有谁用这么坚强粗犷的笔墨来搭建山水画的钢筋铁骨。我认为,天柱先生此一创造性的探索于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不可估量。”
山水画一是重意,二是重理,前者用山水来传达一种对自然的热爱,画面感人,至深境界。后者是描绘山水之“理”,是不具体的、抽象的对自然本质的直接表达,其所传达的是作者对一切事物的哲学思考。梁天柱显然属于后者,其意境不是直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天柱也是近代中国画坛“中西结合”最成功的画家之一。
梁天柱作品:《枇杷熟了》纵观梁天柱其人,他在名利上保持着淡泊的心态,在生活上坚守着亲情与知足者常乐,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是童心思维,唯独在艺术追求上却永不满足永不止步。他的山水画创作,要说更豪放、更老辣,比以前更严谨,则是他晚年的最后十年,即1991年到2001年。
这一段时期,梁天柱身体多病,常犯心绞痛和胃病,于是深居简出,谢绝应酬,只要身体许可,总是笔不离手。他从两方面求变求新:一是加强线表现能力和注意色彩的运用,不断探索绘画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画得随意自由而又合乎法度,画得有传统精神又有生活气息,笔墨苍劲雄健而又浑厚华滋,洋溢着奔放的真情与实感,其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皆得到海内外水墨画界的认同与关注。
二是他的绘画中充满生命的活力与追求的感召。泼彩泼墨中,不时裸露钢筋铁骨,既保持笔墨的韵味,又显现出一种结构美和力度感,单纯的黑白或浓重的色彩,形成一种分隔和连接的双重作用,就象乐曲中的休止符一样,墨色互破,浑厚华滋,线条和色彩去掉了燥气和火气,添加了蕴藉和朦胧。
梁天柱热爱山水,不知疲倦地创作与思考。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南方、北方,只要有山。尤其是青岛的崂山,储存在他的胸中,流露在他的笔端。在欣赏先生的山水画时,你会感受到他那娴熟驾驭笔墨色彩的技巧与功力,和他思想流淌的旋律。有的像一首抒情诗,有时像一曲交响乐,大气涌动,空间旷远,群峦起伏,流瀑鸣泉,岂能不深深打动你的心弦。他把褚石土黄石绿石青朱砂铁锈红深蓝褐,层层晕染,高山氤氲,流水深蕴。
梁天柱作品:《雪归》1997年,他的《江南山水画》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美术》、《中国画》、《美术报》、《中国文化报》、香港《文汇报》等许多海内外报刊杂志连篇累牍地专题介绍梁天柱的山水画艺术。
2000年夏初,85岁的梁天柱在病魔缠身中,仍然坚持创作。那天,他晨起精神饱满,便让女儿、女婿备好笔墨纸砚,在不长的时间里,他画了一幅三尺半幅的《峰回路转》。这幅画,浓墨重彩,气势逼人,山随笔转,水向墨流,笔走龙蛇,墨彩四射,像在展示他那曲折而漫长艺术之路的艰辛和快乐,也像在向世人表达他对自己创新求变的自信与渴望。
2001年,在他病逝前三天,女儿推着轮椅带他到医院前的小花园。他对女儿女婿说:“我就这样完了吗?我就再也不能画画了吗?让我再能多活两年,我还能画出好多画。”他接着说:“98年住院抢救我,老天爷不让我走,这次我出院后还要画画”。
平时,梁天柱开心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和女儿、外甥掰手腕。6月16日晚七八点钟,也就是他逝世前五六个小时,还与小女儿掰了手腕,女儿让着他,他赢了。他高兴的像个孩子,不住地说:“我还能掰过你。”
在他去世前三小时,他还让女儿将他扶起来,用签字笔颤抖地在一本信纸上,给女儿画了一只大公鸡,这是他的绝笔,心想画大公鸡,但笔下是山水,结果画成山水式的大公鸡,看上去似鸡非鸡、似山非山,更有韵味,让人过目不忘。
弥留之际,梁老知道时已不多,便嘱咐亲人:“我的事不要去麻烦别人。”梁天柱带着遗憾,带着他对中国山水画未竟的深深眷恋,匆匆地走了,走得那么匆忙,那么从容与安祥。他的躯体走了,去了遥远的天堂,但他把他那“钢筋铁骨”铸造的奔腾的“山水”,却永远留在他身后的故乡土地上,在中国画坛上溢香流芳。
梁天柱46岁开始山水画探索,60岁正式潜心创作,80岁名扬天下,开创了“梁派山水”。他一生留下的作品甚多,世人争先收藏把玩,视若珍宝。梁天柱耿直豁达,开朗温和,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晚年尤以作画为最大快乐,辛勤耕耘到老。他还好音律,散淡旷达,不为烦情俗事所累,童心处世,洒脱无忧。追忆先生之高风亮节,可谓山高水长。
2009年9月30日—11月1日 一竹斋
作者:杨文闯,自由撰稿人,青岛开发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影像黄岛》执行主编,《作家世界》编委,《西海岸》副主编。
为纪念我市已故著名山水画家梁天柱诞辰100周年,青岛市博物馆将主办“江山不倦——梁天柱诞辰百年作品展”。此次画展将展出梁天柱生前100余幅代表作品,涵盖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展出作品多为家属收藏,同时亮相的还有博物馆馆藏的10幅梁天柱山水精品。
展出日期:2016年10月26日---11月13日。
开放时间:09:00—16:30(15:30停止入场) 每周一闭馆
展出地点:青岛市博物馆东区一楼南北展厅(崂山区梅岭路27号(国际会议中心对面)
乘车路线:104、301、304、313、362路至松岭路站下;230、321、386、612路至青岛博物馆站下;110、311、375、380、382、606、610路至会展中心站下。
网友评论